北京:城与人
北京:城与人内容简介
从晚清学制改革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展开,提供新知与整理国故终于齐头并进,文学史研究因而得到迅速发展。《北京:城与人》不仅仅是探寻城与人关系的文学表达式,而且期望借助于文学材料探究这城、这人的文化性格,以及这种性格在其居民中的具体实现。
热门摘录
讲求实际、经验的理性态度,阻止了市民(中国人)堕入信仰主义。“敬神如神在”,“未知生,焉知死”,是孔老夫子的一份世故;“信则有,不信则无”,是普通小民的见识。执著世俗人生的人们本质上是“非宗教性”的。
庄子哲学谈人对于自然、人对于社会的双重适应;被市民所发挥的是人对于社会的顺适(“顺时而应世”),骨子里则是中国式的宿命思想、命运观。“一块喝酒的买了兔头,常要发一点感慨:‘那会儿,兔头,五分钱一个,还带俩耳朵!’老吕说:‘那是多会儿?——说那个,没用!有兔头,就不错。’”(《安乐居》)老吕圣明。“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也,德之至也”(《庄子 人间世》)。可这样也就有了市民的迷信,鬼神迷信以外更普遍的迷信。祥子在这一点上还未获得北京人的资格,他太相信自己的“要强”与耐劳。
中国现代史上知识分子极其真挚地认同乡村,认同乡土,认同农民,却不妨碍如郁达夫、师陀这样一些非北京籍的作家以北京为乡土,而在普遍的城市嫌恶(尽管仍居留于城市)中把北京悄悄地排除在外。这自然也因为北京属于他们情感上易于接纳的“具城市之外形,而又富有乡村的景象之田园都市”。
中国作家对于城的犹如对于人的性格捕捉,那种细腻的审美品味,得自中国文化、文学的陶冶。唐诗的写长安,宋词的写汴京,这一笔丰厚的文学遗产,恰恰是被“五四”以后严于新旧文学区分的新文学者承继了。尤其新文学的纪游体散文。京味小说则可作为以小说写城市的例子。
p2: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敏感于这城的巨大呼吸。一种感觉一旦苏醒,它会不断扰人,使人丧失了一份安宁。谁说这不也是为研究、写作所支付的代价?
p2:像是耳熟能详的故事,温熟了的旧境,一个久被忘却之后蓦然记起的梦。
p8:城只是在其与人紧密的精神联系中才成为文学的对象,文学所寻找的性格;
北京:城与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