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作者:叔本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8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走出童年时期,朋友,觉醒吧! ——卢梭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对于任何一个有生命,有认知能力的生物体来说都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这种生物才能将它纳入有反省能力的,抽象的意识中。当一个人真的开始这样做时,他就开始了哲学思考。

能够认识一切,却不能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就是主体。

我们现在所讨论的作为表象的世界,是由本质的,必然的,不可分割的两面组成的。一面是客体,形式为时间和空间,拥有由此引申出的杂多性。 另一面则是主体,它不存在于时间和空间中,因为对于任何一个正在认识世界的生物体来说,主体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

一切课题所具有的最本质最普遍的形式,也就是时间,空间和因果性,即使抛开课题本身,只从主体出发也可以进行认识。用康德的话来说,就是这些形式是先验地存在于我们意识当中的。

我进一步指出,根据论是我们先天意识到的,课题所具有的一切形式的共同表述。

看过这些作家的名句之后,我也用一个比喻谈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人生和梦都是同一本书中的书页,按照顺序连贯阅读就是现实生活。每当阅读时间(白天)结束,休息时间到来,我们也经常会不经意地随意翻到一页,这种阅读是不连贯地,没有秩序的。这样随意翻阅时,有的时候会翻到已经读过地内容,但常常是没有读过的内容,不过总是同一本书。这种单独翻到的页面,虽然从白天连贯的阅读中脱离了出来,但与依次阅读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理解,连贯统一的整本读物不过是临时拿来的一本书而已,可以被看作较大的一个单页。

客体的本质是主体的表象,并且对于主体存在,与此相同,表象的每一特殊类别也对主体中相应的某一特殊规定而存在。 每一种规定就是一种认识能力。

独断论和怀疑论是争论的两方,然而这种争论是愚蠢的。独断论一会儿表现为实在论,一会儿又表现为唯心论。实在论将客体作为原因,又将从这一原因中产生的效果防止在主体中。费希特的唯心论则与之相反,将客体作为主体的后果,却没有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建立联系,因此这一理论并未深入人心。

之所以有关于外在世界的实在性的争论,正是因为人们错误地将主体纳入了根据律的范围。

回到现在的话题,对于我们来说身体是直接客体,也就是一种表象;这表象本身以及它直接认识到的变化要先于因果律的运作而存在,由于其为因果律的运用提供了最初的张本,它也就成了主体进行认识的出发点。

一切动物都有悟性,因为它们都能够认识客体,而这种认识就是造就它们行动的动机。

缺乏悟性被称为痴呆,在实践上缺乏理性可以叫做愚蠢,缺乏判断力叫做头脑简单,缺失局部或全部记忆则叫做疯癫。 被理性正确认识的是真理。谬误是真理的相对物,是真理收到蒙蔽。假想是实在的相对物,是悟性受到蒙蔽。

我们的研究并非从客体或主体出发,而是以表象为出发点。客体和主体都已包含在表象中,并且是表象得以存在的前提,两者的分立是表象首要的,本质的形式。

当唯物论在对物质进行思维时,这思维其实就是对物质进行表象的主体;是看见物质的眼睛,是触摸到物质的感受,是认识物质的悟性。

因此(指悟性那句话),唯物论不小心暴露了自己,因为这一长串论证的最后一环突然成了最初一环成立的基石。从机械作用推倒到认识作用这一长串的论证过程突然成了一个闭合的圆环。

而我认为,这些事物实际上都是间接的,受到条件制约的,因而只是相对出现的给与。因为一切事物都是通过人脑机制而存在的,包含在时间空间因果中,并依赖这些形式而在空间中得到广延,在时间中起作用。而唯物论却试图通过这样的给与来直接给与,论证表象,甚至论证意志。实际上这一论证顺序完全相反,所有那些一环套一环的因果关系,那些按照规律呈现的基本动力都只能从意志出发。

现在,还有一个真理可以证实这一说法。实际上,所有狭义的科学,是永远无法达到终点,也无法做出完美论证的:这是因为,这种科学无法触及世界的本质,而是困于表象之中,无力挣脱,它所能告诉人们的不过是表象间的互相关系,此外别无他物。

缺乏悟性叫做痴呆 而在实践上缺乏理性的运用 往后我们就把它叫做愚蠢 缺乏判断力叫做头脑简单 最后 局部的或整个的缺乏记忆叫做疯癫 虽然个别的梦由下列事实而有别于现实生活 也就是说梦不掺入那无时不贯穿着生活的经验联系 而醒时状态就是这区别的标志

Negat enim sine furore Democritus quemquam poëtam magnum esse posse, quod idem dicit Plato.

「世界是我的表象」...他不認識甚麼太阳,甚麼地球,而永遠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見太阳;永遠只是手,是手感觸著地球;圍繞著他的這世界只是作為表象而存在著的:也就是說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對一個其他事物的,一個進行「表象者」的關係來說的。這個進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在纠正人的一个错误时,尽管是理所应当的,然而人心的弱点却只能在温情和阿谀之下才受得住批评,何况即使是这样也还是难受

服从充分根据律的表象 经验和科学的客体 “世界是我的表象”:这是一个真理,是对于任何一个生活着和认识着的生物都有效的真理;不过只有人能够将它纳入反省的,抽象的意识罢了。并且,要是人真的这样做了,那么,在他那儿就出现了哲学的思考。于是,他就会清楚而确切地明白,他不认识什么太阳,什么地球,而永远只是眼睛,是眼睛看见太阳;永远只是手,是手感触着地球;就会明白围绕着他的这世界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的,也就是说这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其他事物的,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

缺乏悟性叫做痴呆;而在实践上缺乏理性的运用叫做愚蠢;缺乏判断力叫做头脑简单;局部的或整个的缺乏记忆则叫做疯癫。 为理性所正确认识的是真理,也即一个具有充分根据的抽象判断;由悟性正确认识的是实在,也即是从直接客体所感受的效果正确过渡到它的原因。谬误作为理性的蒙蔽,与真理相对;假象作为悟性的蒙蔽,与实在相对。

即令看不到任何好处,我们仍应追求真理,因为真理的好处是间接的,并且能够隔一个时期意外地又重现出来;可是我在这儿还要加上一句,说:即令看不到任何害处,人们也得同样作出努力来揭露并铲除每一谬误,因为它的害处也是间接的,也在人们不提防的时候又能出现;而每一谬误里面都是藏着毒素的。

我们所考察过的表象,按其构成来看,如从客体方面着眼,就可还原为时间、空间和物质;如从主体方面着眼,就可还原为纯粹感性和悟性(即因果性的认识)

直观是一切真理的源泉,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它那纯粹的,先验的部分是数学的基础,它那后验的部分是一切其他科学的基础。(唯一的例外是逻辑。逻辑不是基于直观知识的,而是基于理性对于理性自己的法则的直接认识。)

植物显示它全部的本质,是一览无余的,是完全天真无邪的。这种天真无邪,并不因一切禽兽的生殖器官都在隐蔽的部位,而植物却顶戴之以供观赏,便有所损失。

如同在时间上,每一瞬间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它的「父亲」之后,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一样;如同过去和将来只是像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一样;现在也只是过去未来间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线一样。

对“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也就是全世界,都只是同主体相关联着的客体,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

在其他类别的表象,根据律总是要求一个这表象和同类别的另一个表象之间的关系;而在抽象表象,到了最后却要求一个这表象和不同类别的一表象之间的关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叔本华

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