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思维

作者: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9

顾文姬评分

5

65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野性的思维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大量的田野考察资料,系统深入地研究了未开化人类的“具体性”与“整体性”思维的特点,认为未开化人的具体思维与开化人的抽象思维没有高下之分,而是互相平行发展,各司其职,人类的艺术活动与科学活动即与这两种思维 方式相符。书中涉猎广泛,论述方式别具一格,是一部具有哲学意趣的理论人类学专著。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组织化的要求”对艺术与科学来说是共同的,因而“最卓越地进行着组织的分类学就具有显著的美学价值”。假定确实如此的话,审美感本身就能通向分类学,甚至会预先显示出某些分类学的结果。

其实,问题并不在于碰触啄木鸟的嘴是否真能医治牙病,而在于是否能有一种观念认为啄木鸟的嘴与人的牙齿是“相配” (aller ensemble)的(一致性[ congruence]观念用于医疗方面只是诸种可能的应用之一),在于是否能通过这类事物的组合把某种最初步的秩序引入世界。不管分类采取什么形式,它与不进行分类相比自有其价值。

用于理疗目的的物质观念配对,起主要目的并非实用。他首要是为了满足理智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生活的需要。

野性的思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以及当初五位“结构主义大师”中今日唯一健在者。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青年时代爱好哲学,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自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迄今。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