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摘录
居高临下地弯腰作和蔼可亲状,或是捏着嗓子嗲声嗲气,成为我们与孩子交流的常态,也是敝国儿童文艺的风格。我总觉得,这不是对儿童真正的尊重与平视。童心童趣这东西,丢了就是丢了,拿腔作调太让人受不了。
而当代中国搞出来的动画片和童话,基本上都是捏着嗓子对童趣进行假想。用一句行业术语说,他们失去了儿童本位叙事的能力。
一定有人反驳说,孩子迟早也要长大成熟,永葆童真是一种矫情的想法。我想,成熟与世故,永远不该画上等号。成熟而又纯真的成年人,中国依然零星可见,而我感觉在国外撞见的概率更大一些,这类人确实稀有,却并未绝迹。
正如前文引述的那样,溺爱其实是自爱的泛滥,而且是一种缺乏责任意识的表现。
无后为大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