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螺旋
通胀螺旋内容简介
《通胀螺旋》一书是作者张嘉璈先生以其自身经历,全貌地记录了中国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1949年间的通货膨胀发展过程。因历史和社会政治原因,战前的中国国力羸弱,维持抗战并非易事。作者以当事者的身份,从中国的财政、金融、交通运输、工农业发展、外国援助及中日货币战等诸多方面,详细记录了抗日战争及国共对抗时期战场之外的中国历史。这本书是一部抗战和社会动荡时期的货币史、财政史和普罗大众的社会生活史。书中关于政府治理、币制改革变迁、中国新式(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财政弊端、城乡/东西部“二元”结构、中国对外贸易的作用等问题的讲述,被西方官学界视为了解发展中经济体发展状况的借鉴,对于今天的中国同样具有参考价值。
热门摘录
1939年之前的物价总水平变动。 从20世纪初到1935年,中国总体物价水平受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国内农业收成、世界大宗商品价格以及国际银价。粮食和服装这两项在自给经济中占绝对比中的关键商品,引领其他商品价格波动,从而影响生活成本
胀中的稳定因素 战争之初,后方便被迫面对一系列棘手的潜在隐患。但直到1939年下半年之前,总体物价水平增幅均远远落后于政府赤字和信贷、货币供应的扩张。 经济对通胀压力的反应相对迟缓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后方经济基础以农村为主,而农村物价在面临通胀刺激时不如城市敏感。 不过,中国通胀走势缓慢有着更重要的原因。战时通胀期间,物价上涨速度基本由三个因素决定:战时状态下消费品供给被波及的程度;消费者收入对生活成本上升及创造新的薪给方式的反应;公众的消费倾向,即总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
通胀螺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