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论

作者:爱德华·萨义德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88

顾文姬评分

5

52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知识分子论内容简介

《知识分子论》一书原是萨义德在英国BBC广播公司很有名气的瑞思系列讲演(Reith Lecture)稿,原名是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直译就是《知识分子的再现》),单德信说,萨义德的“Representation”至少有4种涵义:“知识分子为民喉舌,作为公理正义及弱势者/受迫害者的代表,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向大众表明立场及见解;知识分子的言行举止也代表/再现自己的人格、学识与见地,”所以他干脆译成了《知识分子论》。萨义德本人倒是在《序言》中对他讲演的知识分子这个主题有一个简单的说明:“知识分子的公共角色是局外人、'业余者'、搅扰现状的人。”他的这个看法与我们所习惯的知识分子定义是全然不同的,现在社会上一般是把受过教育的专业人士看成知识分子的,根本没有想到体制以内的专家学者是不是知识分子都有问题!萨义德有他自己的理由。萨义德认为,有两种知识分子,一种是现实社会中的多数知识分子,包括书籍的编辑和作者、军事战略家和国际律师等,他们所说、所用的语言都变成专业的,可为相同领域的其他成员所使用,而专家与专家之间的共通语言是非专业人士大都难以理解的。他们很可能关在小屋子里,有着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我尝试主张:不管个别知识分子的政党隶属、国家背景、主要效忠对象为何,都要固守有关人类苦难和迫害的真理标准。扭曲知识分子的公开表现莫过于见风使舵,噤若寒蝉,爱国大话以及反省的、自吹自擂的变节。

20世纪的大作家热内就说过,在社会发表文章的那一刻就已经进入了政治生活;所以如果不要涉及政治,那就不要写文章或发表意见。

对我来说有趣得多的是,如何在心灵中保有一个空间,能够开放给怀疑以及部分的警觉、怀疑的反讽——最好也是自我反讽。

知识分子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爱德华·萨义德

爱德华·萨义德

爱德华·沃第尔·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1935年11月1日~2003年9月24日),后殖民理论代表人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也是巴勒斯坦立国运动的活跃分子。萨义德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一个阿拉伯基督教家庭,家境富有。他童年大多数时间在埃及开罗度过,从小就接受西式教育。1953年进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又在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多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英美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也曾执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萨义德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 、阿拉伯语和法语 。其还是一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2003年9月,萨义德因白血病在纽约逝世。萨义德著作等身,其中以《东方学》(Orientalism,1978)闻名遐迩,此著成为后殖民与后现代主义辩论的先锋。20年来,萨义德著述不辍,焦点扩及政治观察、文化批判,甚至音乐述评等范畴。与此同时他还以知识分子的身份积极投入巴勒斯坦解放运动,其学术建树和政治参与都很引人瞩目。他的其他著作还有:《开端:意图与方法》(Beginnings: Intention and Method,1975)、《巴勒斯坦问题》(The Question of Palestine,1979)、《文学与社会》(Literature and Society,1980)、《报道伊斯兰》(Covering Islam,1981)、 《世界、文本、批评家》(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1983)、《最后的天空》(After the Last Sky,1986,与Jean Mohr合著)、《文化与帝国主义》(Criticism In Society,Culture and Imperialism,1993)、《知识分子论》(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1994)、《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Out of Place: A Memoir,1999)、《放逐论及其它散文》(Reflections on Exile,2000)等等。

爱德华·萨义德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