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敦华讲波普尔

作者:赵敦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7

顾文姬评分

5

31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赵敦华讲波普尔内容简介

《赵敦华讲波普尔》对波普尔思想作全面和公正的介绍,全书分两部分,前四讲的内容主要是谈作者对波普尔思想的理解,第五讲谈作者对它的评论和批评。作者在谈波普尔时力求做到公允地对待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即使在最后的批评部分,作者也尽量避免个人误解和偏见,尽量利用其他哲学家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以西方哲学发展的大趋势为立论依据,说明波普尔哲学的地位、作用和缺陷、弱点。20世纪80年代的继“五四”之后的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中,波普尔这位以“科学和民主”为主题的哲学家,一时成为关注的亮点。然而,这股“波普尔热”现在已经为“海德格尔热”、“后现代热”、“尼采热”等后起的时髦话题所替代。 然而在这些热门话题里我们究竟学到了多少东西?应该如何理性地看待这位哲学家呢?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并非所有形而上学的理论都对科学研究具有指导、启发和促进作用,在“论科学和形而上学的地位”一文中,波普尔批判了五种形而上学理论:决定论、唯心主义、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意志主义和海德格尔的虚无主义,说它们不仅不符合科学知识,而且也不符合人类健全的理性:它们虽然不能被经验事实所证伪,在理性的批判面前却难以自圆其说。

第一,实在论的对立面——唯心论对于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荒谬的。“唯心主义是荒谬的,因为它意味着我的精神创造这美好世界。但是,我认为我不是世界的创造者。”“当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界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灾难的时候,哲学家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这个世界是否存在,这真是最大的哲学丑闻。” 第二,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仰是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动力。外部世界的实在性也是科学内容的实在性,否认实在论必将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

趋向性的客观性也就是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经典物理学的规律可以用力学解释。既然力只是趋向性的一个特例,那么,经典物理学中的规律性和量子力学中的趋向性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也不在于前者是因果关系,后者不是因果关系。确切的答案应该是:经典物理学中的规律是可被准确预测的,符合决定论的,而量子力学规律不能被准确预测,不符合决定论的要求。

第一,实在论的对立面——唯心论对于有理性的人来说是荒谬的。“唯心主义是荒谬的,因为它意味着我的精神创造这美好世界。但是,我认为我不是世界的创造者。”“当我们周围的一切,自然界正在遭到毁灭性的灾难的时候,哲学家们还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这个世界是否存在,这真是最大的哲学丑闻。” 第二,对外部世界实在性的信仰是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动力。外部世界的实在性也是科学内容的实在性,否认实在论必将阻碍科学研究的深入。

“一个物理系统是否预先被决定”的确切含义是,“我们能否精确地预测这一物理系统的未来状态”。波普尔争辩说,即使退一步说,承认经典物理学的规律普遍有效,我们仍然不能得到决定论的结论,说我们能够精确地预测物理世界未来状态。即使人们可以完全了解全部物理系统之间在现时的所有相互作用,他们自身(人的物质构造也是物理系统)将来和各物理系统的相互作用也不能被精确预测。人对其未来知识状态的不确定性和物理世界未来状态的不确定性实际上是一码事。

所谓境况逻辑是指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研究的一个逻辑框架,它规定:“设有一个世界,一个恒定性有限的框架,其中有变异性有限的实体。于是因变异而产生的某些实体(‘适应’框架条件的那些实体)可以‘生存’下来,而其他实体(与条件发生冲突的那些实体)则被淘汰掉。”

大致说来,传统认识论以物理学为模式,强调主观和客观的区分。在这种模式下,知识被视为人所特有的理性思维的结果,感觉是外界事物经过感官的改造之后留在人脑中的印记。进化认识论以生物学为模式,强调主客观的同步变化与一致性:知识的本质是生物的变异活动,感觉是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一致的基础上出现的事物表象。

广义上的先天知识就是支配生物反应的、寻求外部环境类似性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企图。这种企图在采取反应之前就已经预先设定:环境中的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似性、重复性。它也是一种假说。如果我们把假说理解为支配观察的先天倾向的话,对于“假说与观察哪个在先?”的回答只能是假说在先。

这就是说,感觉并不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而是根据先天的程序对事物作出的解释。由于这种先天的程序在适应环境的进化过程中产生和固定,我们只能以这种特殊的感觉方式去看待和解释环境。采取其他的方式意味着和环境不相适应,必然被自然所淘汰。感觉和环境不相一致意味着感觉主体的灭亡。因此,进化过程已经以变异和选择的后果回答了“感觉和感觉对象是否相一致”的问题,这是我们人类必须接受的解答。我们可以尽力理解这一解答,但却不能拒绝这一解答。

波普尔所说:“在前科学的阶段,我们时常连同错误的理论一起毁灭自身,排除自身。在科学的阶段,我们系统地尽力排除我们错误的理论,尽量让我们的错误理论代替我们自身而灭亡。”

世界2指的是心理和思想的状态和过程,它是主观的;而世界3则是思想的内容,它是客观的。没有客观的意识、精神,但却有客观的知识。这是因为客观知识与人的主观意向无关,它的存在不以个人的意识为转移。……,只有把客观知识的世界和属于个人的主观世界区别之后,才会有知识自身的积累和发展,知识才能成为全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不至于仅仅存在于发明家的头脑里。

很多人像观赏香榭丽大街的时装橱窗一样看待西方哲学的新思潮,我却宁可把西方哲学的世界看作是布满尸骸的战场,它向我们展示的是黑格尔所说的“高尚心灵的更迭,思想英雄们的较量”。

如果科学的标准是证伪,那么,科学的进步不能依赖归纳法,科学的方法就应当是一种以批判为目标的演绎推理。波普尔把这种方法称为试错法,其过程是这样的:先提出假说和猜想,再依据事实对假说和猜想进行检验,在检验过程中不怕淘汰、修改和更新原有的假说和猜想。他断言,能够一劳永逸地证实一个假说和猜想的归纳过程是不存在的,不能被证伪的理论便不是科学的理论。

综观波普尔思想发展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经历了科学哲学、政治哲学和形而上学(本体论)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他都从不同侧面强调了同一个中心思想:理性的批判是科学的标准,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民主的保障,是生物进化的最高成就,是宇宙的精华。本书的结构按照波普尔思想发展的三阶段,对他的理性批判主义作重点介绍。

先要有一种见解,企图、期望、假定或兴趣,然后在观察中才会出现重复感。前者是心理现象,是重复感的原因之一,它们不能反过来成为重复性观察的结果。

波普尔的公式是:内容和概率成反比。一个理论的内容越丰富,它为真的概率也就越低。

如波普尔所说:“如果你得到高概率的评价,你必须说得很少,或最好什么也不要说,重言式总会保持最高的概率。”

人们普遍相信,知识需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经验科学的基础是感觉经验。归纳法的认识论根源是这种基础论。

波普尔认为,寻求安全感是人的首要心理需要。人追寻知识的目的最初是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获得更为可靠的庇护。最可靠的庇护是确信的知识。因此,人们倾向于把知识与确信等同起来,把获得知识的过程等同于证实。经验主义者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对知识基础的探讨都出自于寻求安全感这一人性倾向。……所谓知识论中的独裁主义指的是一劳永逸地证实知识真理性的企图。独裁主义用证实排除了对证实过的知识的批判和否定,它也可以称作证实主义。

只有坚持证伪原则,我们才能够把经验观察作为检验理论的标准。换而言之,经验之所以能够成为理论的试金石,其真实原因不在于经验能够证实理论,而在于经验能够证伪理论。

证伪主义可以避免辩护主义、教条主义的危险。根据证伪原则的要求,人们不必害怕,更不必想方设法地消除与理论不符合的事例。相反,应当欢迎这样事例的发现。证伪原则告诉人们,一切科学理论都只是猜测和假说,它们不会被最终地证实,但却会随时被证伪。

波普尔将他的理性主义称作理性批判主义。其特点是对现存的假说、理论和知识进行理性的批判。所谓理性的批判,首先就是证伪、试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假说与猜测。

在波普尔的心目之中,严格检验的范例是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检验。相对论中的一些结论,如光线弯曲,时间延长,空间缩短,宇宙膨胀等,在经典物理学的背景中,乃至在一般人的常识中,都是不可理解的。但是,它们都获得了某些观察证据的支持,使得相对论成为经过严格检验的科学理论,并修订了经典物理学。

后来,他读到了塔尔斯基(A.Tarski)提出的真理的语义学定义:“P”是真的,当且仅当P。根据这个定义,“真理与事实相符合”这句话满足了真理的充分条件,并且在形式上也是不可反驳的。塔尔斯基的定义帮助波普尔摆脱了困境。波普尔认识到,没有理由在知识论中不使用“真理”这一概念,也没有理由不能说一个理论比另一个理论更接近真理。真理的发现虽然不是一劳永逸,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理论接近真理的程度没有区别。

设有两个理论a1和a2,如果下列任何一种情况发生,我们便可以说a2比a1具有更高的逼真度。 (1)a2比a1作出更加精确的判断,并且经受了更为准确的检验。 (2)a2比a1说明了更多的事实。 (3)a2比a1更为详尽地描述或说明了事实。 (4)a2通过了a1通不过的检验。 (5)a2设想了a1没有考虑过的实验,并且通过了实验的检验。 (6)a2把a1认为是不相关联的问题联系起来。

赵敦华讲波普尔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赵敦华

赵敦华

赵敦华,比利时卢汶大学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学术兼职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教育部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著有《基督教哲学1500年》、《圣经历史哲学》、《回到思想的本源》、《西方哲学的中国式解读》、《人性和伦理的跨文化研究》、《当代英美哲学举要》、《西方哲学通史》、《现代西方哲学新编》、《西方哲学简史》等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年获“第五届高校教学名师奖”。

赵敦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