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觉醒
爱的觉醒内容简介
“我们为什么要把‘性’弄得那么醒目?人类为什么赋予这项生活中的事实如此巨大的重要性?为什么权力和暴力有时还不及性来得重要?”“自由、爱与行动是息息相关的,你不能把它们分开,也不能把它们区分为政治或社会的活动。自由的心才能行动,这样的行动便是爱。”“正确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们的心从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爱才会出现,从爱出发的行动一定能带来真诚的人际关系。”能够爱就是最实际的事。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亲切态度及循序渐进的启发方式,为人们深入探索自由的真义,人与思想的关系、何谓爱、恐惧的根源、意识与潜意识、生与死、暴力的本质、人类根本的改变等问题。克氏提出,我们必须先自由,才能够探索。唯有摆脱一切知识、理论、成见等一切执着,用心地观察,才能够看到真实。他认为,与爱相比,战争、野心、贪婪、生活方式及教育方式都是不实际的。而爱、没有野心、不被别人的话语影响而能独立思考等等,这一切都非常实际。
热门摘录
思想永远在追逐安全感——房屋、家族、信仰,以及否定着一切的那份安全感。思想就是安全感,在过去心和未来心之中都有安全的追求,同时思想还企图追求超越时间的安全感。 教育应该意味着打开那扇知觉之门,使我们通往人生的的巨大活动。他应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获得快乐、自由、无嗔恨、无混乱,充满着美。然而现代的教育确使我们盲目,我们愈来愈彼此竞争。正确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们的心从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爱才会出现,从爱出发的行动一定能带来真诚的人际关系。
我們都有專注的對象,心有所屬能帶給我們很大的欲樂。而一旦有所屬,我們就不可能再見到真相,我們會變的無理性和暴力,然後我們又想改變所屬的對象來解決暴力,因此我們一直深陷在這種惡性循環中。
思想不可能创新,只有冥想才能打开那扇通往恒新的门。冥想不是思想的把戏,它是看到思想的徒劳无益,以及智力的活动。任何机械化的活动都必须运用智力和思想,但是智力只能带来四分五裂的判断,而冥想却是看到整体。 解脱只有一种:从已知中解脱。美与爱就在这份自由之中。
此岸和彼岸的时空距离,其实只是心中的妄念罢了。你知道吗?爱一出现, 时空便消失了。只有当妄念和欲望进入时,时间的空隙才出现。如果你认清 了这一点,此岸就是彼岸。
思想永远在追逐安全感——房屋、家族、信仰,以及否定着一切的那份安全感。思想就是安全感,在过去心和未来心之中都有安全的追求,同时思想还企图追求超越时间的安全感。 教育应该意味着打开那扇知觉之门,使我们通往人生的的巨大活动。他应该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获得快乐、自由、无嗔恨、无混乱,充满着美。然而现代的教育确使我们盲目,我们愈来愈彼此竞争。正确的教育是找出截然不同的生活之道,使我们的心从局限中解放。只有如此,爱才会出现,从爱出发的行动一定能带来真诚的人际关系。
思想不可能创新,只有冥想才能打开那扇通往恒新的门。冥想不是思想的把戏,它是看到思想的徒劳无益,以及智力的活动。任何机械化的活动都必须运用智力和思想,但是智力只能带来四分五裂的判断,而冥想却是看到整体。 解脱只有一种:从已知中解脱。美与爱就在这份自由之中。
此岸和彼岸的时空距离,其实只是心中的妄念罢了。你知道吗?爱一出现, 时空便消失了。只有当妄念和欲望进入时,时间的空隙才出现。如果你认清 了这一点,此岸就是彼岸。
如果有掌控性,就一定要用到意志力. 这样的意志力在本质上不就是欲望吗? 如果有可能在生活里摆脱掌控性的阴影,其中就不会有意志力的阴影存在了.意志力便是欲望的活动.从觉知,感官的接触以及感觉之中会生起欲望和各种的意象. 掌控者即是被控制的对象.掌控者只是一堆欲望罢了,而它竟然还企图控制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期望.
思想已经发明了心理上的时间感作为逃避,拖延以及耽溺的手段.思想从怠惰之中发明了心理上的时间感. 心一旦深入探究到时间感之中,并且发现"明天"这个概念只是一种心理上的幻觉,或是为了达到目标的一种手段,那么剩下的就只有纯然的觉察和行动,而不再出现时间的隔阂了. 传统说我们需要时间,需要渐修,才能通达上帝.这项发现也意味着希望的止息.希望暗示着未来.希望就是时间.
只有冥想能彻底转化人类的疯狂.人类深陷于主义及意识形态,因此无法解决彼此的冲突.国家主义,宗教意识形态与冥顽不化正在摧毁人类,世界各地都遭到破坏.人类虽曾尝试容忍,怀柔,沟通和保留颜面的策略,但仍受到自己的局限. 至善不在教条中,也不在空幻的规则和公式里.这些都否定了爱,而冥想却是爱的开花结果.
冥想便是去了解或是发现那个非思想所能虚构出来的空境---里面没有"我"或"非我"之分.这个空境不是由思想制造出来的假空,也不是一种概念,而是真正的空寂;换言之,那是一种无边无界,没有阻碍的觉知,在那永续的能量活动之中没有任何障碍.那是一种浩瀚无边的空寂,在那空寂之中没有任何时间性,因为充满着时间感的思维活动早已停息下来,但只有思想一意识到自己静止下来,那个浩瀚无边的空境就消失了.如果我们刻意运用一种方法来进行冥想,那么思想(知识及时间感)就会渴望自己能进入那个空境.
修炼是一种机械化的行为,所以凡是能修炼出来的空境,都是一种幻觉.
只有冥想能彻底转化人类的疯狂。 我们必须在内心之家建立起完整的秩序,我们的内心之家即是我们的命脉。 如果我们看到爱、自我耽溺、自我禁欲的整个画面,我们会发现爱、性与守贞是一体的。使人堕落的其实是那份界分感。
如果没有自由,人类就会衰萎,不论他所从事的是多么大的科学、政治或是宗教的工作。自由与行动是不可分的。自由便是行动;并没有行动可以导致自由。有爱,恨就停止了。因此自由、爱与行动是息息相关的,你不能把他们分开,也不能把他们区分为政治或社会的活动。自由的心才能行动,这样的行动便是爱!
自由就是毫无抗拒的度过此生,有了自由,无论坐什么都是贞洁的。
欲望和欢愉都终将以悲伤收场,爱则没有悲伤。有悲伤的是思想----不断地渴望寻欢作乐的思想。思想培育欢愉,给它力量。思想永远在寻找欢愉,也因此招致痛苦。思想所教化的德行,就是欢愉的方式,而在这里,有着努力与成就。“善”无法从思想的土壤中开花,而是从悲伤中解脱。悲伤的终点,就是爱。 人们依赖权威,那是因为他害怕独立;自知自觉是智慧的开端,智慧和爱因此是连在一起的;静心其实是一种做法,清空心智中所有的已知。真理是某种每天都活着的东西。因此,必须清空心智,才能看见真理。
爱的觉醒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