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内容简介
毛泽东一生都同莫斯科有着不解之缘。30岁的毛泽东入选中央局,得益于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赏识;然而从莫斯科回来的政治局领导人之一的张闻天到苏区一年半竟然从没想到要了解一下毛泽东有什么本领;俄国人把毛泽东视为“亚洲的铁托”,斯大林、莫洛托夫竟然当面批评毛泽东,毛泽东气愤地回忆说:“我在鼻子里笑他们,一声都不吭……”;赫鲁晓夫秘密报告披露惊人内幕,斯大林一夜之间威信扫地,毛泽东表示中国不能摘斯大林的像;赫鲁晓夫传话过来:如果你们要斯大林,我们可以把他的尸体搬到你们北京去;毛泽东决定转入反攻,不怕分裂,来一个“大闹天宫”;边界冲突忍无可忍,大战来临,林彪差点下令炸掉密云库……本书根据大量有关中苏档案和亲历者的回忆,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对涉及到毛泽东与莫斯科关系的历次重大事件以及毛泽东性格和处事特点作了引人入胜的描述。文中所及中共历史上许多事件的来龙去脉和背景都是鲜为人知的。当这些触目惊心又“似曾相识”的历史卷展现在眼前时,我们不得不惊叹历史的确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复杂得多。
热门摘录
由于这个时候的中共在组织系统上仍旧是共产国际的下级支部,中共党内还有相当多的干部,包括相当一部分主要领导人,都曾经留学苏联,对共产国际言听计从,莫斯科完全有可能通过组织的手段,颠覆毛泽东尚不十分稳固的领袖地位。因此,毛泽东不能不考虑根本改变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关系。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就是由此而发生的。
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的种种恩怨,固然是这样或那样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强人政治的体制以及在此体制下膨胀无度的毛泽东个人意志的作用,显然也是极其关键的。
毛泽东与莫斯科之间的种种恩怨,固然是这样或那样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但是,那个时代造就的强人政治的体制以及在此体制下膨胀无度的毛泽东个人意志的作用,显然也是极其关键的。
事实上,权威与教条通常都是互相需要的。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