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暗暝

作者:黄锦树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3

顾文姬评分

5

134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乌暗暝内容简介

调度不同的时间刻度,重新把灰烬还原为火北京大学“世界华文文学奖”获奖作品《雨》作者马华文学重量级作家黄锦树 早期代表作品全收录※内容简介※《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早期短篇小说集的合集。故事多发生在南洋的胶林小镇:移居南洋的华人处在野兽环伺、种族压迫、殖民侵略、认同焦虑的环境中,面临各种形式的离散、失踪,及死亡。黄锦树积极运用后设(元小说)、嘲讽、拼贴等手法与历史的沉疴对话,将马华文学、大马华人的处境以“附魔”的方式展演。在一篇篇黑色文字的背后,是作者对族群记忆缺失的修补、重构,也是对南洋华人集体命运的反省、思索。※编辑推荐※☆《乌暗暝》为黄锦树两本出道作品的短篇小说合集,为黄锦树早期作品首次完整引进大陆。其中收录《落雨的小镇》《说故事者》《M的失踪》《鱼骸》等多篇得奖作品。☆在这二十一篇重量级作品中,读者可以读到充满热带原乡风情的景物描摹、一触即发犹如惊悚电影的悬疑氛围,黏腻溽热雨声不间断的边远小镇印象。人对于家、对于故乡最深层的复杂情感,在黄锦树的笔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作家将南洋沉重的历史串在多篇小说里,不只是作为一个背景设定,而是要借着这种书写方式,重新诠释一些逐渐遭人遗忘的历史,反抗主流的解释,反抗人们对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不知道走过多少小镇,每一个小镇都下着雨,都散发出一股奇特的忧伤。它们的镇貌大抵类似,一条或两条主街,几排老店,家家挂着华文字的招牌,有意无意地都种了一些热带水果,譬如椰子、芒果,或者木瓜。我不知道那股忧伤之感从何而来,也许和历史有关,小镇的历史都不超过一百年忧伤,或许和妹子有关……雨水刷走了她的足迹,却刷不走我们共通的感觉。 我们都在雨声中长大,是以记忆总是潮湿多汁。

乌云团团涌动,如墨晕开,丝丝渗进苍白的月轮。时间短暂停顿。蓦然,月亮立体鼓胀,由苍白而趋橘黄,沿着一根清晰的轴缓缓自转。透明了,像灯笼,可以看到月亮赤裸的内部,赤红的瓣纹。没有人出声,月径自旋转,转轴血丝般红,红得鲜活。月持续膨胀,似乎内里有一股经长久压抑的张力往外蹿、撑。泡过油似的月表像腊肉的皮,布满血丝状的细线,绽放着末日般的颓丽。 “好美。” 黑暗中许多这样的赞叹。

一座象征的森林,边界不断在你前方退却。 “每一颗字都是一棵橡胶树。我终极的志愿……” 看到远方有黯淡的火光,车驶进小路,朝火光迎去,以验证你夜中的迷途。 狗吠。 一座虚幻的森林。 放慢速度,路旁的胶树正流淌着白色汁液。新添的刻痕是深化的旧迹。我知道自己也许走进了昏睡臆想中的他的文体的迷局,一条无限延伸的林中泥径,坑坑洞洞。 耳畔响起陌生的,苍老的声音。 “那时你会发现,眼前都是熟悉的事物。”

一道裂石板半覆盖着黏湿阴森的水沟。这已是屋子的后面了。水沟再过去是小小的后院,栽着二十余棵高大的香蕉树,树身都微微向不同方向倾斜——靠近厨房的就向屋檐靠拢,渠边的则伸向渠面,墙边的则集体逾墙。香蕉树下覆盖着厚厚黑亮黑亮的鸡屎鸭屎。数十只鸡鸭在打盹、觅食、追逐、发愣。阳光更为零碎了,给香蕉叶肢解为不规则、大小不一的光的碎片。某种黯淡的事物飞快地退却,直抵墙脚,沿青苔上升,墙上牢牢地嵌着绿色、白色、暗红色的玻璃碎片,泛亮泛亮。

乌暗暝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黄锦树

黄锦树

黄锦树,马来西亚华裔,1967年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于1986年赴台求学,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硕士、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博士毕业。1996年迄今于台湾暨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获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第四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第二届做書奖原创小说大奖、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小说首奖、花踪文学奖马华文学大奖、联合文学小说新人奖等多项重要文学奖项。著有小说集《民国的慢船》《雨》《鱼》《犹见扶余》《南洋人民共和国备忘录》《土与火》《刻背》《乌暗暝》《梦与猪与黎明》,散文集《火笑了》《焚烧》,评论集《论尝试文》《华文小文学的马来西亚个案》《马华文学与中国性》《谎言或真理的技艺》《文与魂与体》等作品。

黄锦树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