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经济
解读中国经济内容简介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中美贸易摩擦、“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热门摘录
我在前面已经提到过,重工业是资本高度密集的产业,具有三个主要特征:(1)建设周期长;(2)关键技术、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自己无法生产;(3)每个项目一次性的投入非常大,动辄上百亿元甚至上千亿元。但发展中国家大部分以农业为主,剩余资金非常少,这意味着:(1)资金积累少,资金的价格就会非常高;(2)可出口的产品少,外汇少,外汇价格高;(3)生产分散,要动员资金非常困难
为保证短缺的资金、外汇、原材料用到国家优先发展的产业上,就不能依靠市场来配置资源。
为了保证剩余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城市企业就必须都是国有的,并且企业毫无自主权。在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管理有六个字的顺口溜,“人财物,产供销”。“人”是指企业不能决定它雇用什么样的人以及雇用多少人;“财”是指企业对收益没有支配权,所有的收益全部上交财政,再由财政根据需要进行拨款;“物”是指企业不能自主决定企业的资产和投资决策;“产”是指企业不能自主决定生产哪种产品;“供”是指企业不能决定各种投入要素供给的来源;“销”是指企业不能决定产品卖给谁。国有企业厂长和经理的自主权基本上被完全剥夺。
解读中国经济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