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回来的男人
活着回来的男人内容简介
《活着回来的男人》是第一部以普通人的视角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书中主人公小熊谦二(作者的父亲),出生于1925年,十九岁被征兵送往中国东北,后遭苏联拘留于战俘营,在严酷的西伯利亚劳动了三年。活着返回日本后,谦二在不断更换工作时,染上当时视为绝症的肺结核。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人生最失落的光景在疗养所中孤独地度过。失去半边肺叶的谦二,以三十岁“高龄”重归社会,幸而赶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浪潮,得以从“下层的下层”爬到“下层的中层”。升为银发族后,他甚至与身在中国延边的“原朝鲜日本兵”吴雄根共同成为原告,向日本政府发起战后诉讼赔偿。作者以平实的叙事和开阔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轨迹,同时融入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法制等状况,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史”。
热门摘录
人类的社会,不是由一小部分“好人”与大多数“坏人”组成。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只看好的一面,便把对方当圣人来对待,就和只看坏的一面,就把对方当坏人来对待是一样的,都不是正确的认知。
当时,非官僚或高级军官的庶民,并没有所谓的年金制度。所以工作期间必须尽量存钱,以备退休后的花销,大家都是如此思考,我的外祖父与父亲也是如此。但却因为通膨,这种人生规划全部破灭。父亲也是如此,如果知道日后会如此,当时应该会决定继续留在北海道吧。可是,面临这种连国家都可能随时破灭、如此大时代的变化,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妥善应对。大部分人,都只能凭着过往经验来思考应该如何规划人生而已。
对此,我如此思考。人的一生,在所有的场合中都属于“多数人”的人,并不存在。社会学上称脱离“多数人”的行为为“异常行为”( deviance)。但是,一辈子从未做出异常行为的人,恐怕本身就不是“普通人”了。 人们大体上都过着不显眼、可称之为“平凡”的生活。但一生之中总会经历几次危机,并且做出英雄式的举动。只是同时从大范围来看,仍受到同时代社会性脉络的规制。 而这样的情况,才是所谓“平均”的多数人。从这个意义来看,本书中刻画的父亲轨迹,属于非常“平均”的一群。
会留下个人史记录的人,往往是拥有相当学历与文笔能力的阶层,特别是拥有自己强烈想法的人居多。前者的叙述往往只能表达某一阶层的观点,后者则又欠缺客观的视角。
活着回来的男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