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归处

作者:季羡林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2

顾文姬评分

5

1869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心安即是归处内容简介

季羡林经历过人生的大苦大悲,生命的跌宕起伏。然而先生的一生,不争不辩,不怨不艾,满怀天真,执着自己的执着,安于当下。是世界上仅有的精通于吐火罗文的几位学者之一,同时又用质朴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一个理念——心安即是生命的归处。本书旨在阐释先生的生命智慧,从谈人生的意义到分别谈读书、处世、行走、当下、孤独、生死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生命话题。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愿我们能了悟人间万相的本真,拥有应对世事的智慧。万事安然于心,从容而行。

购买《心安即是归处》

心安即是归处

【正版现货】心安即是归处 季羡林2020散文精选 收录散文62篇 贾平凹白岩松金庸林青霞诚意推荐 现当代经典文学

176 已售

¥14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评断一本书的好与坏有什么标准呢?这可能因人而异。但是,我个人认为,客观的能为一般人都接受的标准还是有的。归纳起来,约略有以下几项。一本书能鼓励人前进呢,抑或拉人倒退?一本书能给人以乐观精神呢,抑或使人悲观?一本书能增加人的智慧呢,抑或增强人的愚蠢?一本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呢,抑或降低?一本书能增强人的伦理道德水平呢,抑或压低?一本书能给人以力量呢,抑或使人软弱?一本书能激励人向困难作斗争呢,抑或让人向困难低头?一本书能给人以高尚的美感享受呢,抑或给人以低级下流的愉快?

中国古话说:“尽人事而听天命。”首先必须“尽人事”,否则馅儿饼决不会自己从天上落到你嘴里来。但又必须“听天命”。人世间,波诡云语,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オ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这坚毅刚强的性格,伴随了鲁迅一生,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一生顽强战斗,追求真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对人民是一个态度,对敌人是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态度,谁读了这样两句诗,不深深地受到感动呢?现在我在这一间阴暗书房里看到这一个小小的早字,我立刻想到他那战斗了一生,在我的心目中,他仿佛成了一块铁一块钢,一块金刚石,刀砍不断,石砸不破,火烧不熔,水浸不透,他的身影突然大了起来,凛然立于宇宙之间,给人带来无限的鼓舞与力量。

心安即是归处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季羡林

季羡林

文化老人季羡林的散文有口皆碑。《这一辈子》遴选其中富有生命感悟的文字54篇,取青春之数,见其人生不断精进的姿态和胸怀,既有《自传》《八十述怀》《九十述怀》《我的心是一面镜子》类的自述文字,又有《年》《寻梦》《枸杞树》《神奇的丝瓜》《老猫》类的禅味文字;既有《一个影子似的孩子》《西谛先生》类的忆人篇章,又有《养书无术是有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类的感悟随笔,可以说本书是我们进入季羡林丰富多彩的人生世界的一个绝佳门径,温家宝同志高度评价季老文字:“您是提倡真的,要真情、要真实、要真挚、要真切。” 季羡林更详细地自述《我怎样写散文》:“你必须把这些常见的、习以为常的、平凡的现象,涵润在心中,融会贯通。仿佛一个酿蜜的蜂子,酝酿再酝酿,直到酝酿成熟,使情境交融,浑然一体,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幅‘成竹’,然后动笔,把成竹画了下来。这样写成的文章,怎么能不感动人呢?”《这一辈子》背后不仅有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不仅是我们认识他所生活经历的百年中国的一面镜子,也是我们在咖啡厅里、在自家沙发上的上佳读物。

季羡林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