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夜

作者:三毛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7

顾文姬评分

5

7282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温柔的夜内容简介

此篇承袭《撒哈拉的故事》的风格,形成一种舒缓、沉静的调子,是三毛沙漠故事系列中登峰造极之作。阅遍种种人情冷暖之后,溢于三毛笔端的依然是对大千世界的真挚动人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早晨是一日的开始,心情上,有一日的负担和算计,迎接未知的白日,总使人紧张而戒备。黄昏便是不同,它是温柔的夜的前奏,是释放、舒畅,教人享受生命最甜美的一段时光。 我喜欢适度的孤单,心灵上最释放的一刻,总舍不得跟别人共享,事实上也很难分享这绝对个人的珍宝,甚至荷西自愿留在家里看电视,我的心里都暗藏了几分喜悦。清风明月都该是一个人的事情,倒是吃饭,是人多些比较有味道。

爹爹,姆妈,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人,是无常的,一定要准备好,有一天,我们也会分离,万一有此一日来临,不可悲伤,生离死别是人之常情,要有庄子妻死,而鼓盆唱歌的哲学来迎接这件事情,这一年在海边,看见太多人死,我已经能够接受,只是一想到家人,便悲伤难禁,所以大家都要预备好,免得有一日来了受不了,一定要彼此记住。

离开荷西吧!没有爱,没有痛楚,没有爱,也不会付出,即使有了爱,也补偿不了心里的伤痕。 没有爱,我也什么都不是了,一个没有名字的行尸走肉而已。

过去小学老师曾说:“要拾破烂,现在就可以滚,不必再念书了!”她这话只有一半是对的,学校可以滚出来,书却不能不念的。垃圾虽是一样的垃圾,可是因为面对它的人和在经验和艺术的修养上不同,它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回报。

我的小学老师因为我曾经立志要拾荒而怒叱我,却不知道,我成长后第一个碰见的专业拾荒人居然是一个小学老师变过来的,这实在是十分有趣的事情。

一个长久失乡的人突然听到乡音,心里的震动是不能形容的,虽然我们家自小讲国语,可是父母亲戚之间仍然用家乡话。眼前这个人一句话,轰开了我久已不去接触的另一个世界,那个世界里的人、物,像火花一般在脑海里纷纷闪烁起来。而我,张大着眼睛呆望着来人,却像被点穴了一般不能动弹也不能言语。

以往入境任何国家,都有罪犯受审之感,这次初入葡萄牙的领土,破例不审人,反倒令人有些轻松得不太放心。 不要签证,没有填入境表格,海关不查行李,不问话,机场看不到几个穿制服的人,气氛安详之外透着些适意的冷清,偶尔看见的一些工作人员,也是和和气气,笑容满面的,一个国家的民族性,初抵它的土地就可以马上区别出来的。机场真是一个奇怪的地方,它骗不了人,罗马就是罗马,巴黎就是巴黎,柏林也不会让人错认是维也纳,而“玛黛拉”就是玛黛拉,那份薄薄凉凉的空气,就是葡萄牙式的诗。

俄国作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说过一句使我十分心惊的话,他说:“除非太卑鄙得偏爱自己的人,才能无耻地写自己的事情。” 我有一阵常常想到这句话,使得写作几乎停顿,因为没有写第三者的技巧和心境;他人的事,没有把握也没有热情去写;自己的事,又心虚得不敢再写,我不喜欢被人看视成无耻的人,可是老写自己生活上的事,真是觉得有些无耻。

马总是来的,而我的喜悦,却像当初第一次见它时一样的新鲜。 有一天,再也忍不住了,跟荷西说:“我要把这匹马写出来。” 他说:“有什么好写的,每天来,每天去的。” 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我要把它写下来,说我天天看见一匹马经过,不知为什么有说不出的欢喜和感动。 后来,我又想到许多我生命中经历的事,忍不住想写,不写都不行,当时,总会想到杜斯妥也夫斯基那句话——老写自己的事是无耻的——每想这句话,心中便气馁得很,呆呆地坐下来看电视,什么也不写了。可是那匹马啊,一直在心底压着,总得把它写出来才好。

有些有眼光的朋友看了我当时的画室,赞不绝口,也有一些亲戚们来看了,直截了当地说:“哎呀,你的房间是假的嘛!”这一句话总使我有些泄气,对于某些人,东西不照一般人的规矩用,就被称做假的。

离开了父母之后,我住的一直是外国的学生宿舍,那时心理上没有归依感,生命里也有好几年没有再捡东西的心情。无家的人实在不需要自己常常提醒,只看那空荡荡的桌椅就知道这公式化的房间不是一个家。 那一阵死书念得太多,头脑转不灵活,心灵亦为之蒙尘,而自己却找不出自救之道,人生最宝贵的青春竟在教科书本中读过实是可惜。

少女时代的我是个非常寂寞的怪物,念书在家,生活局限在一幢寂寂的日式房子的高墙里,很少出门,没有朋友,唯一的真快乐,就是埋头狂啃自己喜爱的书籍,那时候我自卑感很重,亲友间的聚会大半都不肯去。回想起来,在那一段没有身份夜没有路走的黯淡时代里,竟想不起自己穿过什么样式什么颜色的鞋子,没有路的人,大概鞋子也没有什么用处了。

我常常看见我的女友们在照片中穿着高跟鞋,我想,这是我与她们在社会上的身份不同而造成的差别,不只是为一己的舒适,也包括了对工作环境和他人的恭敬,也许有一天,这种观念会慢慢改变过来,舒适自然的打扮,其实才是对个人生命最大的认知和尊敬,那时候,踩一双平底凉鞋去参加鸡尾酒会大概也不会被人视为失礼了。

我们僵立了一会儿,过去那条看不见的线已经断了,要说什么都像是在应酬似的格格不入。

温柔的夜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三毛

三毛

三毛,台湾著名作家,1943年3月26日出生于重庆,浙江省定海县人。本名为陈懋平,1946年改名陈平,笔名「三毛」。1964年进入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后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那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系列情感真挚的作品。1981年回到台湾,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专职从事写作和演讲。1991年1月4日去世,享年48岁。

三毛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