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内容简介
本书曾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当代美学的起点是"接受美学",也就是审美心理美学。本书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奠基之作。余秋雨编写这部教材的主旨在于:为艺术表现寻找观众的心理依据。这个主旨的衍生成果,必然是为艺术表现找到美学自觉。余秋雨戏剧学著作全新修订版,中国审美心理美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热门摘录
所谓正剧,不应该只是描摹平常物态,而应该是异常物态经过辛苦谈判和磨合之后的平隐状态,如中国古语之“静水流深”,其间蕴藏着惊人的力度。这种认识,也就把日常生活提升到了哲学高度。 遗憾的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作品,不管是追求仰视的、俯视的,还是平视的,总是依照习惯的心理模式推进,很少有逆反的内涵。即便有交错、转换,也常常仅止于交错、转换,而很少有内在的焠击和熔铸。于是,深刻没有了,本质没有了,哲学没有了。 这种平庸之作,大多是创作者出于对观众心理的惰性预判,妨碍了对生活本质的开掘。
演员需要观众的反应,这似乎没有异议。但是,演员究竟需要观众什么样的反应呢? 如果掌声和欢呼仅仅来自于对一些巧妙辞令或表演绝招的赞扬,而不是对一个完整艺术过程的报偿,他们宁肯不要。如果剧场中平静无波,而这种平静正恰与舞台节奏相称,他们也会认为是获得了完满的反应。简言之,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要求于观众席的,是出自于观众自觉的心理过程的反应。演员的职责,就是去激发观众的这种自觉心理过程。因此,观众对演出的最佳反应,不应是热烈而零碎的,而应该是合理而连贯的,不应是突然而偶发的,而应该是可以预期和把握的。
观众心理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