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

作者:荣新江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8

顾文姬评分

5

216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内容简介

对于渴望进入中国古代史研究领域的学子来说,本书几乎是手把手地指明了入门的途径。举凡古籍、石刻、简帛、文书、图像以及今人论著、刊物都有它们的翻检之道,而对版本与校勘的把握、考古新发现的追踪,则有利于学识的积累和更新。更进一步的学术论文写作也有它的一定之规,容不得半点虚假和取巧。学术素养就是在这样持之以恒的训练中养成的。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田余庆先生的《北宋府兵始末》和《东晋门阀政治》,前者可以作硕士论文安排篇章结构的参考,后者可以作博士论文模拟追求的范本。

乾学派的重要学者钱大听就曾在给王鳴盛的《答西庄书》说:“学问月干秋事,订讹规过,非以警段前人,实以嘉惠后学。但议论须平允、词气谦和,一事之失,无妨全体之善,不可效宋儒所云“一有差失,则余无足规耳”

过去,我们的老师总是让我们找一些范文来学习或者模拟,我也推荐给大家两篇(部)逻辑性强,而且篇章合理、文字凝练的范文,就是田余庆先生的《北府兵始末》和《东晋门阀政治,前者可以做硕土论文安排篇章结构的参考,后者可以做博土论文模拟追求的范本。

1973年,名古屋采华林出版社出版了山田孝雄所编《北堂书钞索引》

我所说的从翻阅的书中辑出自己研究主题所拟用的材料,就是要做史料长编。一般来说,要对一个问题做彻底的,系统的研究,最好是先做史料长编,把所有相关的史料,都收集起来,按照类编,或者按照年代,或者按照你要论述的角度,把所收集的材料条理在一起,然后一步步分析,从中检出最能说明问题的视角,用到自己的研究问题中。一部博士论文相当于一本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写就的,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先编史料长编

结论一般要简要,文字要凝练。但也不能重复前面的话,而是真正的总结和提炼。现在许多学生不会写结论,觉得前面都已经说了,没什么好写的了。其实结论非常重要,有的时候,读者在浏览文章时是先看你的结论的,觉得你有新意,才仔细看你的文章,所以结论一定要写好。如果涉及比较大的问题,最好结合本学科的理论问题,做超出具体问题之外的一些理论思考和讨论。如果能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观点,那就是最好的结论了。

首先要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建构起一个中国古籍的框架,然后再一点点细化,一块块解决。中国古籍的构成,主要是经史子集四部,加上丛书、类书、释道书,这其中有些部分是重复的。 面对如此庞大的文献,从何处动手呢?我以为首先要熟悉古籍和丛书目录、提要。通过这些目录和目录提要,你可以知道某个朝代、某个类别有哪些书,也可以大体上知道哪些书和自己的专业有关,哪些书关系比较密切,哪些书暂时无关,可以先不去看它。

历代正史,多有《艺文志》或《经籍志》……有的正史原缺此志,则往往有后人的补辑本,清至民国时的补志,大多收入《二十五史补编》

《七略》……共著录六类图书38种,603家,3219卷。 《汉书·艺文志》也分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等六略,著录38种,596家,13269卷

《隋志》由李延寿编,魏征删定。大概依据梁阮孝绪《七录》和《隋大业正御书目录》编成的,包括了梁、陈、齐、周、隋五代官私书目所载的现存图书,以撰者卒年为限,共著录书6520部,56881卷,并记录了书的存佚状况。《隋志》首次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排列。

《旧唐书·经籍志》……依据的是……《古今书录》著录书3060部,51852卷……开元以后的著述没有收录 《新唐书·艺文志》……增补两万余卷唐人著述……但中晚唐的史料散佚比较严重,所以《新志》著录这一时期的书也缺漏较多。

目录只是我们了解古籍基本情况的一把钥匙,要收集第一手资料,就要从中选择与自己相关的书籍来阅读。

中国古代还有一类书,往往既有目录,又有原书,就是丛书。其中对于中国古籍收录最多,现在由于有了电子文本而被利用最广的……文渊阁本《四库全书》计收书3461种,79309卷。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五十四年首次刊印,对于每一种收录的书都做了提要,除了对书名、作者、卷数、主要内容的提示外,还做了大量的烦琐考证,这对于我们使用这些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把由于种种原因而不收入《四库全书》的6793种,93551卷“存目”书,也都做了提要,使得我们能够了解许多现在已经不存于世的书的内容。

虽然许多古籍有单刻本,但更大量的古籍是收录在某个丛书当中,所以,要想阅读某本书,要知道是单行的,还是收入某种丛书的,还是有单行也有丛书本的。古书的刻印非常复杂,单行本和丛书本、不同的丛书本之间,某种书的价值可能不一样,所以这些都应当检索到,通过前人的目录,也要通过自己的翻检。

第一册《总目》,分“汇编”、“类编”,第二册《子目》,第三册《索引》。使用时一般是倒着检索的。如果你知道一本书名或一位作者的名字,可以从第三册书名、作者《索引》查到要想知道的书或作者在《子目》(第二册)中的具体页码,再从《子目》看该书或该作者所著书都收在哪部丛书中,然后可以从第一册《总目》的“汇编”或“类编”查这部丛书以及该丛书的收藏单位。当然《总目》也可供浏览,其中“类编”分经史子集四类,“汇编”则将无法分类的丛书按照杂纂、辑佚、郡邑、氏族、独撰给予分类。

虽然工具书为我们查找古籍提供了很好的指南,但如果大家有时间,还是要直接翻看原书,就是把丛书中的书一本本拿出来翻看。

中国传统的四部书,往往不包括释道文献,很多丛书也是如此,因佛教和道教典籍自有自己的丛书,这就是佛藏和道藏,也是我们应当熟悉的。

要把握佛教的藏经,最好的途径是先熟悉《开元释教录》……因为后来的藏经大多数是按《开元释教录略出》来编排次序的,所以熟悉了《开元录》,就把握了大藏经的基本构成。

学术训练与学术规范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荣新江

荣新江

荣新江,1960年生,河北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北大历史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隋唐史、西域史、中外关系史、敦煌学研究,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中国中古史研究十论》、《于阗史丛考(增订本)》(合著)、《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辨伪与存真——敦煌学论集》及有关敦煌吐鲁番学、中外关系史、西域史、隋唐史论文多篇;主编《唐研究》(1-16卷)、《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中外关系史:新史料与新问题》(合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合编)、《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合编)、《吐鲁番文书总目(欧美收藏卷)》、《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向达先生敦煌遗墨》等。

荣新江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