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内容简介
★ 哲学家陈嘉映先生新近思考力作。陈老师精研现象学、语言哲学,善于从小词的辨析入手去分析哲学问题,并终通达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就是那个古老的苏格拉底之问:“人应该如何生活?”本书正是陈老师结合当今时代,从感知、理知等概念辨析角度入手通达这一哲学之问的力作。★ AI时代,我们如何思考人的位置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今天科学一往无前的时代,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了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人在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人存在的意义,作为长期关注科学与哲学关系的哲学家,陈老师在本书中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思考视角:从感觉开始,连着理解自己来理解世界,连着理解世界来理解自己。★如何认识自我,“我该怎样生活”,本书是送给今天有道路没方向一代的一味清醒剂。今天的社会,所有的一切都被明码标价;今天的一代,从小无不处于竞争的环境中,我们的人生道路变多了,却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在今天这个有道路没方向的时代,本书可谓一味清醒剂,让我们更清楚地认知我们自己,去明确我们应该走的人生路。★ 如何更好地在这个世界生活,本书在谈的问题也是我们人人都在面对的问题。不管是研究现象学、语言哲学、科学哲学还是伦理学,“人应该如何生活”始终是陈老师思考的核心。人与
购买《感知·理知·自我认知》
热门摘录
不管怎么说,屈原了不起,墨子了不起,他们开创了理知时代,传说说的,不一定是真的。但他们比我们现在有些人强,我们在网上看到这个那个,都信,也不见得都信,专门信那些合乎自己心意的。
不要设想哪个国家宣扬的会是一部完全真实的国族史,一个国家虽然程度不同,它的“正史”或多或少都会“歪曲历史”。当然,每个民族承受历史真相的能力也不同。一个真实的自我不是要把所有发生过的事情都包括进来,你其实也不可能总是真实地记住你所有的事情。 自我认识有时像是自我揭露、自我惩罚,有它严厉的一面,但另外一面,你通过合理的自我认识可以建设起一个健康的自我,用流行的话说,你跟你自己达成某种和解,于是你更有力量去应对你现在面对的任务。
有的人感知能力突出,有的人理知能力突出。理知能力和感知能力往往此消彼长,例如,大量阅读的人往往降低了人脸识别的能力。当然,有的人不是这样,我举个例子,达·芬奇的感知能力超强,理知能力也超强。一个时代也可能这样,希腊人的感知能力和理知能力都特别强。
还有一种,有人称之为物质感。 有人对物质非常有感觉,这个木头的质地,这个面料的品质,摸着、看着很有感觉。他们对世界的物质性有感觉。 我说的这个物质感强不是物欲强烈。 物质感是感觉,挺纯粹的感觉,理知通常帮不上什么忙。实际上,物质感特别强的人往往他的概念能力就比较差。反过来也成立,我自己概念能力比较强,物质感比较差。物质感跟概念能力往往相克。
感知·理知·自我认知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