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词典
米沃什词典内容简介
“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1980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的人生回忆录,呈现20世纪历史文化广阔的精神地图。1940年6月,29岁的切斯瓦夫·米沃什闯过苏军与德军四道防线,从维尔诺长途跋涉到纳粹占领下的华沙。半个多世纪流亡生涯之后,他才终于重返故乡维尔诺,一座“从童话中长出来的城市”。与自己的过去重逢,他回到一种间接的自我表达方式,开始为各种历史人物事件登记造册,而不是谈论他 自己。《米沃什词典》就是这样一件替代品。它替代了一部长篇小说,一篇关于整个20世纪的文章,一部回忆录。书中所记的每一个人,都在一个网络中活动,相互阐释,相互依赖,并与20世纪的某些史实相关联。《米沃什词典》是米沃什亲自经历与见证的20世纪。与他一起到过人间的天堂或地狱的人,几乎都已去了幽灵王国。本书是对那些灵魂的召唤,以文学这一永恒的纪念仪式,换取他们的片刻显形。他用词典这一相对客观、抽离、高度浓缩的形式,以平静、卓越的才智,将他的时代丰富层面的体验,浓缩为一个个充满高度智性和深沉情感的词条。“我的20世纪是由一些我认识或听说过的声音和面孔所构成,他们重压在我的心头,而现在,他们已不复存在。许多人因某事而出名,他们进入了
热门摘录
我曾忍不住想揭示我自己,想要承认除了自己的牙疼我对什么都不上心。然而我对牙疼的真实性从来没有十分的把握,我拿不准是不是我让自己相信我牙疼。我们过于自我关注时总有这个问题。
雞鳴 天氣突變時,雞嗚不已: 暗藍的天空下,是暗色的李子, 灰白的外皮、黏稠的裂口----- 肮髒的琥珀結著甜蜜的疤痕。 我的舌頭試圖舔去果核表面的粗糲, 歲月流逝。但它依然傷著我的上顎, 我就要抵達那個症結----時光中那一日的深底, 天氣突變時,雞鳴不已。
在所有美国诗人中,一直让我倍感亲切的就是沃尔特•惠特曼。他满足了奥斯卡• 米沃什所说的伟大所需要的条件。奥斯卡要求一部作品应该像一条河,裹挟着滚滚泥沙与断木残枝,而不仅仅带来些天然金砾。因此不应视乏味的章节,重复、大规模地列举事物为恼人的东西。惠特曼是“纯诗”的反面。但与此同时,一个人体验惠特曼就像体验一位绘画大师的巨幅画作,通过仔细观察,你会辨识出许多夺人的小小细节。
米沃什词典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