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空虚说

作者:叔本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0

顾文姬评分

4

62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生存空虚说内容简介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螺旋形上升的过程。但在一定的时期,这个过程可能发生某种逆转。19世纪初叶叔本华哲学的出现,就是这样一种逆转现象。在叔本华之前,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已经发展到高峰,构成了庞大缜密的逻辑思维体系。但也许是由于这个体系太思辨了,太玄虚了,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哲学来替代它。于是,叔本华应运而生了。他跳出来反对康德和黑格尔,然而,他却是降到更低的水准来反对的。他用一种简单的唯意志论,轻率地否定以理性为核心的德国古典哲学,这就造成了逆向的后果。因为德国古典哲学虽然是唯心主义的,但却十分强调理性的思辨,这毕竟能促使人们去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叔本华把一切都还原为主观的盲目意志,这就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否定了科学。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任谁也不认为自己”现在‘非常幸福的,若做如是之想,那他便是完全被它所醺醉了。

“世界和人生并不真能使我们满足,也没有让我们沉迷的价值。”

人生是这么回事,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叔本华又告诉我们“生的智慧”。他说,幸福之道不在财富而在智慧,靠智慧克服意志,利用哲学、艺术、宗教来净化意志,最后,臻于佛家所谓“涅槃”的境界。

人生像一出喜剧,先由真正的演员开始,然后由穿着他们衣服的自动木偶接下去演至终场。 既然已泊进最后的港口,你我的结局完全相同。

但是,叔本华的思想毕竟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某些流派开了先河,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界、学术界中有人拾起叔本华的余唾,再为非理性主义、社会悲观主义而鼓吹。因此,将叔本华的原作翻译过来,进行认真的分析和批判,是完全必要的。这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斗争,也可以说是一场严肃的斗争。

生存空虚说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叔本华

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