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智慧

作者:叔本华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86

顾文姬评分

5

164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人生的智慧内容简介

《人生的智慧》首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教您智慧、生活的书籍。其次,叔本华并不是教你如何发展、发达、发奋,而是告诉你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从而得出人生的幸福来自何处。明白了这两点,您就会生出人生的智慧。亚里士多德把人生能够得到的好处分为三类:外在之物,人的灵魂和人的身体。而叔本华也沿用亚里士多德的三分法,认为决定凡人命运的根本差别在于三项内容,它们是:第一,人的自身,也就是最广泛意义上属于人的个性的东西,它包括你的健康,你的力量,你的外貌,你的气质,你的道德品格,你的精神智力,以及你潜在的能力。第二,人所拥有的身外之物,比如说财产了,还有其他你的身外之物。第三,是你向其他人所展示的样子,也就是人们对你的看法。那么,别人的看法又可以分为主要是名誉啦,地位啦,还有一个名声等等。叔本华以专门的章节论述了这三种决定了人们幸福与否的要素,那就是人的自身,人的财产,还有人所展现的表象。毫不夸张的说,叔本华的论述那真是妙语连珠,犹如一道道智慧的闪电,不断掠过。比如,他指出一个人自身拥有的越丰富,那么,他对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别人对他来说,也就越不重要。一个有着优越精神思想禀赋的人,会使死气沉沉的环境变得活泼而富有生气。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一个本性高贵的人在年轻时以为,人与人之间重要的和主要的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联系是理念性的,亦即基于人们相同的气质、情操、趣味、思维方式、思想能力,等等。及至年长后,他才意识到这些联系和交往是现实性的,亦即以某种物质利益为基础。 人们都从一个人所拥有的职位、从事的生意、隶属的民族和家庭去考虑一个人,亦即总体上从世俗常规所给予这个人的角色和位置考虑一个人。 世俗如此安排是因为在这个贫穷和匮乏的世界,应付匮乏和需求的手段无论在何处都是最重要的,因此也是压倒一切的。

我们可以把那些每时每刻烦扰我们的小小不幸视为特定给我们做练习之用,这样,我们就不至于在安逸中失去了忍受巨大不幸的能力。我们在每天的人际交往中碰到的琐细烦扰,他人不当和失礼的举止,背后的流言蜚语对这些我们应像带角的西格弗里德那样,亦即对其麻木不仁,更加不可以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放在脑子里,而应视这些东西为前进路上的小石子,随脚踢开,千万不要去认真回想和琢磨这些事情。

每一本重要的书籍都必须一气呵成连续读上两遍。原因之一是在阅读第二遍的时候,我们会更好地理解书中内容的整体关联,而只有知道了书的结尾才会明白书的开头;原因之二是在第二次阅读的时候,我们的心境、情绪与第一次阅读时已经有所不同。

也如叔本华说的,真正有价值的著作并不是以题材取胜,而是以对题材的处理见功力。

人生的智慧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叔本华

叔本华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Arthur ,1788—1860)是德国著名哲学家,唯意志主义和现代悲观主义创始人。1788年2月22日诞生在但泽(今波兰格旦斯克)一个异常显赫的富商家庭,自称“性格遗传自父亲,而智慧遗传自母亲”。他一生未婚,没有子女,以狗为伴。叔本华家产万贯,但不得志,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25岁发表了认识论的名篇《论充足理性原则的四重根》。30岁完成了主要著作《作为意欲和表象的世界》,首版发行500本,绝大部分放在仓库里。53岁出版《伦理学的两个根本问题》。62岁完成《附录和补遗》,印数750本,没有稿费。65岁时《附录和补遗》使沉寂多年的叔本华成名,他在一首诗中写道:“此刻的我站在路的尽头,老迈的头颅无力承受月桂花环。”1860年9月21日在法兰克福病逝。

叔本华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