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hony Berkeley

Anthony Berkeley

考究安东尼·柏克莱的创作生涯,我们其实又看出这段话也是他的夫子自道,他不仅预言世界的演化过程,某种程度他也预先招供了自己未来的“创作方向”。柏克莱自一九二二年开始从事推理小说创作,初期以短篇小说为主,一九二五年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莱登庭神秘事件》(The Layton Court Mystery),也带来了他的第一位侦探主人翁罗杰·薛灵汉(Roger Sheringham)的出场;虽然他的业余侦探薛灵汉的设计带有一点嘲弄读者的意图,但他的初期小说成就完全是属于黄金时代的本格派古典正统推理。到了他推出第五部长篇小说《毒巧克力命案》(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1929)时,作品的经典地位以及他个人的大师地位大概已经确立。《毒巧克力命案》曾被推理小说评论史家朱利安·西蒙斯(Julian Symons)誉为“侦探小说历史上一个最惊人诡巧的故事”(One of the most stunning trick stories in the history of detective fiction),几乎是把它摆在“奇案设计”最高峰的位置。可能正是因为这个“高处不胜寒”的位置,让柏克莱提早看见古典推理这个小说类型的局限:一九三〇年他说出上述那句知名的预言来,他自己在一九三一年就使用另一个笔名法兰西斯·艾尔士(Francis Iles),并在两年间创造出两部推理史上极其独特不凡的犯罪小说作品,带领了新时代的风骚,并且把推理小说从本格派一举推向天秤的另一端。也就是说,他不止是预言了历史的走向,还亲身参加了革命,是他自己的预言成了真。这两部历史演化转折的经典之作,一部叫做《恶意预谋》(Malice Aforethought,1931),另一部叫做《事实之前》(Before the Fact,1932),从推理小说的独创性来说,两部小说都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很多书单都把《恶意预谋》列入史上“十大推理小说”,可以想见它的地位。《恶意预谋》以加害人的眼光来叙述,《事实之前》则从被害人的视野来叙述,两者皆非传统的侦探解谜之作,心理的起伏与外在世界的以外,才是小说前进的悬疑主轴,在艾尔士的细腻描写与精彩布局之下,小说的阅读乐趣到达前所未有的境界。从作家到贵人但当安东尼?柏克莱化身法兰西斯?艾尔士之际,柏克莱的古典推理创作并没有停顿,他继续以柏克莱的笔名写出一部又一部本格推理杰作,包括上次[谋杀专门店]系列里介绍过的《裁判有误》(TrialandError,1937)在内。也就是说,从一九三〇年到一九三九年(柏克莱与艾尔士停止小说创作之年)之间,他一直是个罕见的“二刀流”创作者,白天写布局奇诡的正统推理小说,晚上写内心难测的犯罪心理小说,两者都跻身该类型的巅峰,都是该类型里屈指可数的重量级人物,这不能不算是创作史上一个奇迹了。

Anthony Berkeley的小说列表

[作品]Der Fall mit den Pralinen

»Gleich sechs Armchair-Detektive zerbrechen sich den Kopf - und jeder findet eine andere Lösung.« Kr...

Anthony Berkeley

[作品]裁判有误

「犯罪圈」的成員區特威克受邀參加一場私人晚宴,酒酣耳熱之際,眾紳士辯論起「造惡能否行善」此一道德議題,殊不知主人泰特亨特心中的謀殺念頭正悄悄萌芽。自此,身染絕症的紳士泰特亨特四出物色合適的謀殺對象,從...

Anthony Berkeley

[作品]毒巧克力命案

一位先生在他经常流连的私人俱乐部里,得到一盒别人寄给他朋友的巧克力,他带回家之后,他的太太吃了巧克力却被毒死了(包着酒的巧克力里被巧妙的换了毒药)。这是谁下的手?为了什么?目标是要谋杀那位收到包裹的朋...

Anthony Berkeley

[作品]Top Storey Murder

Roger Sheringham is pleased to receive an invitation from Chief Inspector Moresby of Scotland Yard t...

Anthony Berkeley

[作品]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

毒巧克力命案The Poisoned Chocolates Case(1929) Anthony Berkeley(1893-1971)从数学到心理也真是无巧不成书,我曾写过的《礼诺谋杀案》(The ...

Anthony Berkeley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