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甲骨文、秦汉简牍、敦煌经卷、方志、族谱等新见史料, 对张氏书目和范氏补正又作了大量补充。
张之洞
《书目答问》是张之洞于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而“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此书共著录图书两千二百余种,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下又分小类、...
《劝学篇》,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同年发表,美国传教Samuel Wood Bridge将之译为英文,题曰The Only Hope of China。书二十四篇,分内篇、外篇。 内篇包括同心...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之洞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著名历史人物。他不仅晚清重臣,洋务派的领袖,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理论的代表与积极实施者,曾为近代教育事业与民族工业包括军事工业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他还...
《书目答问》,清张之洞撰,是一本研治国学的入门书目。每条书目都标出各种版本,并指出其优劣,实际上也起到了介绍版本知识的功能。因此,《书目答问》问世后,广受士林学子欢迎。上世纪初,范希曾除对原书目的版本...
《书目答问补正》是张之洞于同治十三年(1874)任四川学政时,因“诸生好学者来问应读何书,书以何本为善”,而“告语生童而设,非是著述”。此书共著录图书两千二百余种,设经、史、子、集、丛书五部,下又分小...
《书目答问校补》为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书目答问补正》收录了二千二百种左右的书,多是重要书籍,都经过慎熏考虑,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不炫奇示博,也不追求宋元版本,嗜古好僻。所收版本以当时常见且不缺少误的为主。书后还附载清代著述家姓名略,分类列...
本书是我国晚清流派代表张之洞的名著。他面临当时西学东渐的新变局,主张有限度地采西学、变旧法,而以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取舍标准;他支持维新派的某些改良运动,但反对变革政体,坚决维护传统伦理道德及社会等级...
张之洞是一位名声显赫的晚清重臣,其可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相比。他在大局变化中,能够从大处着眼,谋划取胜之道。 本书分多个部分分析讲解张之洞的谋胜心策。让你在阅读本书时发现张之洞其人,并从中收获,吸...
本书从养德、处世、为官、治术、洋务等角度入手,对张之洞理论与观点进行介绍与剖析,博古引今地对其作品进行解读与详解,阐释了他的为官治权之术。
《劝学篇》是清代地方封疆大吏中洋务派健将张之洞代表作。张之洞作为洋务派殿军,既抨击清代冥顽不化的保守派官僚,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同时又反对维新派变法主张,极力维护清廷封建专制制度。该书主要内容与思想...
本书收录了张之洞一生的九大心智。
收入《書目答問》(附范希曾補正)和《輶軒語》
《书目答问》是一部指导治学门径的举要目录。 书海无涯,从何处着手?这是初学者常常困惑的问题。晚清洋务运动领袖张之洞为回答上述问题而编纂了《书目答问》这本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分,另增“丛书目”,每一类...
微信扫描关注
微信扫描加好友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