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安德列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原姓戈连科(Горенко)。俄罗斯“白银时代”的代表性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普希金曾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白银时代的灵魂”、“俄国的萨福”。1889年6月23日生于 敖德萨一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俄海军舰队的机械工程师;母亲出身贵族,受过上层社会的传统教育。刚满11岁便随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皇村,在那读中学,并开始写诗。著有抒情诗集《黄昏》、《白色的一群》、《车前草》等。她的抒情诗温婉而充满哀怨,同时体现出俄罗斯古典诗歌优美、清新、简练与和谐的传统,深受读者喜爱。组诗《安魂曲》在很长一个时间里是一部口口相传的作品,直到1987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安魂曲》的主题是以个人的苦难来折射民族的灾难和不幸,该诗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哲理性和艺术上的新颖引起国内外的广泛注意。它也标志着诗人的风格从此前的精致、纤细、典雅脱胎换骨为粗犷、坚韧、沉着、有力、肃穆、庄重。作者凭借这部作品丰富和拓展了“抒情的历史主义”诗歌传统,也为自己跻身世界性诗歌大师的行列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1964年在意大利获国际诗歌奖,1965年获牛津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她也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布罗茨基的老师。1966年3月5日,阿赫玛托娃因病在莫斯科逝世。她死后20余年中,许多遗作被陆续整理出版,其中包括1987年首次公开发表的长诗《安魂曲》。除诗歌创作外,她还翻译过许多外国古典文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