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

作者:杨国强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

顾文姬评分

4

188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内容简介

本书收文五篇:《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曾收在杨国荣主编《思想与文化·第三辑》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历史的惯性与盛世的懵懂》(曾发表于《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后三篇《张之洞与晚清国运》、《中国人的夷夏之辨与西方人的“夷夏之辨”》、《杨国强谈晚清的绅士与绅权》均为作者口述,黄晓峰整理。作者以通俗流畅的文笔勾勒出历史的脉络和潜在的线索,后三篇则以几个关键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晚期社会的图景。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每一次民族战争的失败,都在以暴力重击和打碎中国人的夷夏之辨,但每次民族战争失败之后,中国人的夷夏之辨又在愤怒和愤痛里被重新黏合起来。于是六十年岁月,便成了夷夏之辨不断被打碎又不断被黏合的历史。

在后来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还没有编织出来之前,当日的中国能够用来动员多数和聚合人心以支撑民族心理防线的,依然是古老的夷夏之辨和始终是古老的夷夏之辨。这个过程要的不是知识而是感召,但同时恰恰是夷夏之辨这种充斥着懵懂、虚骄和自大的东西支撑着十九世纪的中国人在西潮持续的冲击下久处困境而以理抗势,六十年间精神上人犹存一副骨架,没有出现整体性的“奉洋若神”和自轻自贱。

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无知和对欧西历史的善忘互相依存,持久地贯穿于十九世纪来华西人以文明傲视野蛮的整个理路之中,于是文明野蛮之界说便不能不同样成为一种懵懂、虚骄、自大和缺乏平等精神的东西。然则以此比较中国人的夷夏之辨,易见两者之太过对称,其不合情和不合理亦在伯仲之间。因此,就其实质和要义而言,显然是西方人手中的文明野蛮之辨无异于中国人手中的夷夏之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康有为后来说“孔子之所谓中国夷狄之别,犹今所谓文明野蛮耳“。

但中国人的夷夏之辨,用意在于区分和间隔,所以夷夏之辨以不通往来为止境。而西方人的文明野蛮之辨则以咄咄进取为能事。

由于历史交代了前代的盛衰起伏,所以从孔夫子以来,中国人重作史和读史。书中指出今人读古人常常会将其的天命观念想得很大,作者认为不然。作者认为其实历史的中心在于人事,并以中国重史的传统加以佐证。

历史意识与帝王意志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杨国强

杨国强

杨国强:男,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室主任。终身研究员。生于1948年5月,1985年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百年嬗蜕》、《中国共产党七十年》(参与)、《上海通史》第7卷《民国政治》(主编)等。其中《曾国藩简论》获得上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1986-1993) 著作一等奖,《太平天国的起落和清代国家权力下移》获得上海市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1998-1999) 论文三等奖,《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人》获得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2000-2001)论文三等奖。现为国家重点项目清史纂修工程-清史《通记·第七卷》项目组主持人。

杨国强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