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妇女化妆

作者:汪维玲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9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中国古代妇女化妆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与《酉阳杂俎》不同的说法可见于《妆台记》:“隋文官中贴五色花子,则前此已有其制,乃仿于宋寿阳公主梅花落面事也。”据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女儿寿阳公主,人日(正月初七)闲卧含章殿,庭中梅花飘落她的额上,五个花瓣伸展平伏,成为一个美丽的图案,拂抹不去,三天之后才洗掉。宫中嫔娥见后,纷纷仿效,在额中装饰梅花形图案,并起名为“寿阳公主落梅妆”或叫作“梅花妆”。 古代的画钿大多为金黄、翠绿、艳红三色。前人诗文绘画有证:如《乐府诗集·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妇女染甲的材料一般是凤仙花,用其花叶,反复捣碎后掺入少量明矾,然后用丝绵浸染花汁,置于洗净的指甲表面,裹以布条,过夜取下,反复数次,染成后,艳色经月不退。

若探究一下女性美的各种因素,人们会发现:白嫩细润的肌肤,丰茂光泽的头发是女性美的基本构成之一。因为它们是青春和健康的表征。

在古人心目中,毛发不但是美的标志,而且是人体的精华之一,是生命的重要象征。……在这个基点上,它们更进一步认为人体中有神鬼寄寓,其中名为“三尸”者“为人大害”,……“三尸”中的上尸,叫作彭倨,在人头中可以“令人眼暗,发落,口臭,面奏(皱)、齿落”。中尸和下尸名为彭质、彭矫,分别为患于中腹和下体。他们四时八节要人加以祭祀,“祭祀既不精,即为祸患,万病竞作,罚人性命”。

我国古代称洗发为“沐”,洗身为“浴”。

唐宋以后流行的合髻风俗为:新婚男女在婚礼上对拜后,坐于床边,由另一中老年妇人在他俩头上各剪下一绺头发,绾在一起,象征着新婚夫妇的结合,从此两人的命运就像那一团发缠绕在一起。

朝珠由珊瑚、水晶、蜜蜡、玛瑙、翡翠、琥珀及绿松石等材料制成,共有一百零八颗珠子,其中四颗为大珠,亦名佛头,间隔在成串朝珠之中,左右上下各一枚,挂于颈间,即为前三颗大珠,后一颗大珠。在朝珠的两旁,附有三串更小的珠子,名谓纪念,妇女悬挂的朝珠,左边有一串纪念,右边则有两串纪念,每串分别缀小珠十颗。在背后一颗大珠底下,还垂有一组玉饰,名谓背云。命妇参加祈毂、先蚕等吉礼时,只要佩挂一串朝珠;但若参加祭祀先帝、接受册封等重要朝会时,除颈挂一串朝珠外,还由两肩至胁各挂一串朝珠,交叉于胸前。

“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性之不饰,或愆礼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

中国古代妇女化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汪维玲

汪维玲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