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绘仙侣

作者:柏桦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4

顾文姬评分

4

18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水绘仙侣内容简介

《水绘仙侣》是柏桦新近创作的一本书稿,这是一本很难定义的稿子,单从文本结构上来看,全书就是一首诗和对诗的注释,但这些注释所占篇幅和地位明显重于诗本身,每一则注释可以单独看作一篇文化随笔,而这近百篇随笔又完整地统一和围绕于此前的诗歌文本,诗歌是在说故事,随笔也就围绕着冒辟疆与董小宛的故事展开。随笔洋洋洒洒,引文贯穿古今中外,既有理趣,又含着文人的性情和散笔。所以在定位上,我倾向于将它定位为一部形式独特的文化随笔集。也正因其形式的独特、体散而神不散的脉络,我对它的出版意义和出版前景都较为乐观。书稿目前由三部分组成:长诗《水绘仙侣》、对长诗的99个注释、以及一篇近3万字的评论式附录。就长诗来说,柏桦自己也承认,他这首诗“不难”,在解读难度上作者做了刻意的降低。退一步说,即使这首现代诗仍有解读上的困难,后文详尽的注释也可解答读者所有的疑问,换句话说,诗歌不是本书的重点,它更像是一个引子或者开篇,进入作者文化语境的一把钥匙。附录深具学术研究价值,对专业人事来说是很重要资料。在和柏桦的交流中,他提到,这本书稿从动笔开始就有着一个较为清晰的市场思路,努力在不降低其品格的前提下照顾到更广泛的读者。我在审读稿件的时候也注意到,阅读此稿门槛低,但内容深挖下去却又极深,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可以从中看出不同的名堂,真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书。以下引用附录中的一段文字:在度过了近15年的息笔生活之后(1993—2007),柏桦的新作《水绘仙侣——1642—1651:冒辟疆与董小宛》于2007年的6月4日正式写作完成。同之前所有的诗作一样,这首诗也历经重重删改,方才以今天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首在实验性上颇受好评的佳作,尽管柏桦本人仅仅将其视为对友人不断敦促和期待的一个回应,但它却真实地展示了诗人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的思考和探索之所得。它是对诗人自己所说的“古典的东方如何转换成现代语境,如何与当下发生关系”[7]的一次小小尝试。而此次尝试无论对于柏桦本人,还是整个21世纪的诗歌写作都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翟永明在给柏桦的私人邮件中,这样写到:《冒辟疆与董小宛》我非常喜欢,觉得是你个人写作史上的一次蝶变,一个新的成功。也是当代诗中的一个重要作品……而这个重要作品的写作动机,正是我们在上面提到的冒辟疆式的对光阴的挽留和追忆,所以在呈现形式上,它有着突出的文白交错的特征。杨子在谈到对这首诗的意见时提到了文艺复兴和它的关键词“再生”,这无疑是正确的。因为

登录查看更多

水绘仙侣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柏桦

柏桦

柏桦,1956年1月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先后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西南农业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工作过。1986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19、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专业研究生,1987年自主退学。1988年8月到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英文。1992年春自愿辞职。现居成都,从事自由写作。

柏桦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