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作者:李长之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6

顾文姬评分

5

12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序自序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一 伟大的时代二 楚文化的胜利三 齐学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汉武帝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四 司马谈与封禅五 伟大的遗命六 天才的培养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代跋:“因为他是抒情诗人,所以他的作品常新”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只是在初写时,最不满意的是关于李陵案的一章,谁知在重校时,我却为这一章哭了,泪水一直模糊着我的眼。那一天是中秋的上午,我自己也觉得好笑。自己看自己的作品原不足为凭,有时希望太切,就容易格外不满,又有时不免溺爱,也就有些过分的宽容。总之,写过的东西,颇有些象疮痕,非不得已是不大愿意再去揭开的。

出版说明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オ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入。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空虚和痛苦而已,渺茫和痛苦而已。

有趣的是,虽然当时这个观点(李长之先生考订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引者按)没有引起反响,一九五五年一位叫刘际铨的人却抄袭全文在《历史研究》上以自己名义发表了。同期《历史研究》上还发表了郭沫若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有问题》一文,也持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的看法。

然而他对于孔子是仿佛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这是一般拘束于儒教思想之下的人所不敢的,他对于孔子,与其说赞成,无宁说羨慕,只是羨慕孔子的事业和地位而已。孔子在李白的心目中,远不如他所崇拜的谢朓(看本书第五章)谢安、鲁仲连(看本书第四章)。

在这种游侠思想里是表现着一种现实主义的,和儒家精神又正好作一个对照了:儒家叫人要名,他这里偏说用不着名;儒家说富贵如浮云,他这里偏说只要眼前富贵。

既然自负,于是有些事情,便看得很轻,什么也都可一笑置之了。即如李白对于痛苦,竟也一笑置之,所以他说:“自笑客行久,我行定几时。”(《书情寄从弟邠州长史昭》)甚而对于性欲,亦儿熺视之,所以他说:“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春怨》)因此,他在这地方,显然和李商隐不同了。李商隐是针尖大的事情,也看着不得了;在李白这里,却是天大的事情,也看得不足一笑这种风度,我们就称之为豪气。

所谓“大力”,便也是“道”。这种观,我觉得乃是一种信仰的问题,并不是智识的问题。所以在李白,或者其馀的道教徒,凡是在世事上ー方面失望了,或受了压迫了,便以“道”为归宿;因为道”的力量是超乎现象的、超乎人的、超乎现世的绿故: 世道日交丧,浇风散淳源。不采芳桂枝,反栖恶木根。所以桃李树,吐花竟不言。大运有兴没,群动争飞奔。归来广成子,去入无穷门 《古风》

21:48 吴儿多白皙,好为荡舟剧。卖笑掷春心,折花调行客。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肯来。 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妆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越女词》

玳瑁筵中怀里醉,芙蓉帐底奈君何。

李白晚年因为永王璘的事件几乎送了性命。

李白爱子在山东。

李白的“真”

“唐诗,晋字,汉文章”

这和李陵的遭遇:“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其短。”有多末相像!这又和司马迁自己为救李陵下狱,那时“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情况更多末如出一辙!叙到这种地方,那其中就有司马迁自己的血,司马迁自己的泪了!

假若不是处在一个严刑峻法的时代,司马迁也不会遭这样奇惨的命运。 猜忌和刻薄,几乎成了刘汉家传的法宝。从汉高祖到汉武帝中间经过文景,面目虽异,骨子却都太相像了!黄、老之学,也不止文景为然,高祖是序幕,武帝是馀波,统统有黄、老精神在。说穿了,黄、老精神也不过四个字,这就是“外宽内深”而已,也就是表面马虎,与人无争,内心则十分计较,得机即施毒手而已。在这种太极挙式的社会中,最吃亏的,当然就是一般太直性、太热情的诗人,像司马迁了。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李长之

李长之

李长之(1910.10.30――1978.12.13)原名李长治、李长植,山东利津人。1929年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在校期间发表散文作品。《我所认识的孙中山》是他早期习作。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两年后转哲学系,同时参加了《文学季刊》的编委会。1934年后曾主编或创办《清华周刊》文艺栏、《文学评论》双月刊和《益世报》副刊。在出版第一本诗集《夜宴》前,开始理论批评的写作。1936年出版《鲁迅批判》―书,产生影响。该年自清华大学毕业,遂留校任教。以后又历任京华美术学院、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的教职。1940年任教育部研究员。1944年主编《时与潮》副刊。1945年任国立编译馆编审。抗战胜利随编译馆由重庆北碚迁南京, 主编《和平日报》副刊。1946年10月赴北京师范大学任副教授,并参与《时报》、《世界日报》的编务。这时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研究和文化艺术的批评。重要的著作有《道教徒的诗人李白及其痛苦》、《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迎中国的文艺复兴》、《苦雾集》、《梦雨集》等。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陶渊明传论》、《中国文学史略稿》、《李白》等。

李长之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