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与修养

作者:朱光潜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6

顾文姬评分

5

19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天资与修养内容简介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提高你的修养?且听朱光潜显示循循善诱,娓娓而谈——人文学科该读哪些书?诗之趣味如何领略?读书可有以一当十的窍门?……篇篇凝聚大师的经验与智慧,深入浅出,明白晓畅,清新可诵,实为培养情趣的好书。  牛顿说:“天才是长久的耐苦。”长久的耐苦不一定造成天才,天才却有赖于长久的耐苦。一切的成就都如此。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  做学问如作战,须攻坚挫锐,占住要塞。目标太多,掩埋了坚锐所在,只东打一拳,西踢一脚,就成了“消耗战”。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  趣味是对于生命的彻悟和留恋,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和创化,趣味也就要时时刻刻进展和创化。永停蓄不流便腐化,趣味也是如此。  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他让所见所闻、所感所触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他就成就了他的独到的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  本书收入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随笔、杂记。他援引古今中外的事例,讲解文学基本常识和理论,总结治学经验与心得,探讨文学欣赏和写作。这些文章通俗易懂,亲切活泼,使人在体会文学的趣味的同时,也能得到有益的知识,对于提高读者的文学修养,培养情趣,大有裨益。书中文章选自《艺文杂谈》与《朱光潜全集》第九卷,现编为《天资与修养》,归入“花生文库·大师谈学习”系列。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我们都是人,了解人性是人性中一个最强烈的要求,我们都有很 浓厚的好奇心要窥探自己的深心的秘密和旁人的深心的秘密。在 要求了解之中,我们博取同学也寄予同情。我们惊喜发现同人与 自己又许多想通,也有许多不同。这世界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 却也不是一个陈腐单调的世界。

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以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聪明者误以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他们都同样地懒怠下来,也同样地被关在门外。 天生的禀赋只是潜能,要潜能现为事实,不能不假人力造作。……种子能发芽成树,开花结实,有一大半要靠人力,尽管它天资如何优良。 我们都惊叹他(莎士比亚)的成熟作品的伟大,却忘记他的大半生精力都费在改编前人的剧本,在其中讨诀窍。

变迁了形式,就变迁了内容。所以他所想所说尽管在表面上是老生常谈,而实际上却可以是一种新鲜的作品,如果选择与安排给了它一个新的形式,新的生命的话。

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韩愈

所以古文讲究声音,特别在虚字上做功夫。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姚姬传

创造或欣赏的心理活动如果不存在,诗也就不存在。 我虽非陶潜或莎士比亚,我能欣赏他们的作品,也就跟着他们见到许多自己无凭借即不能见到的境界,达到自己无凭借即不能达到的胸襟气度;至少是在欣赏的霎时,我在心灵方面逼近陶潜或莎士比亚。

许多作家的厄运在不学而求创造,也有许多作家的厄运在安于模 仿而不求创造。安于模仿,类型的风格于是成为呆板形式,而模 仿者只是拿这呆板形式来装腔作势,装腔作势与真正的文艺毫无 缘分。

一番话在未说以前,我必须把思想条理先弄清楚,自己先明白, 才能让读者明白,糊里糊涂地混过去,表面堂皇铿锵,骨子里不 知所云或是暗藏矛盾,这个毛病极易犯,我总是小心地防着 它。

我从前很欢喜《世说新语》,为的是它所写的魏晋人风度和所载的隽词妙语。近来以风度语言的标准去看《论语》,觉得以《世说新语》较《论语》,真是小巫见大巫。

我冷眼看得很清楚,每派人都站在一个“圈子”里,那圈子就是他们的“天下”。

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读诗就是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 学文学人们的最坏的脾气是坐井观天,依傍一家门户,对于口胃不合的作品一概藐视。……文艺上的纯正的趣味必定是广博的趣味。

我想到有三种卷帙不多的选本可以介绍给读者。第一种是沈德潜选的《古诗源》,选的尽是唐以前的诗;第二种是蘅塘退士选的《唐诗三百首》,选的尽是唐代各体诗;第三种是张惠言的《词选》,是唐、五代、宋词的最严格的一个选本(或用唐圭璋的《唐宋词选》亦可)。 读一首诗词就要抓住它的具体形象和情致。……要抓住情致,必须抓住语言的音乐性(例如节奏的高低长短快慢,音色的明暗等等)。语言的音乐性在默读中见不出来,必须朗读,而且反复地朗读,有时低声吟哦,有时高声歌唱。

我欢喜读英文诗,我鉴别英文诗的好坏有一个很奇怪的标准。一首诗到了手,我不求甚解,先把它朗诵一遍,看它读起来是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节奏。如果音节很坚实饱满,我断定它后面一定有点有价值的东西;如果音节空洞零乱,我断定作者胸中原来也就很空洞零乱。

战国秦汉的文章往往骈多于散,词溢于理;孟子却不然,他始终以散行文,明快犀利,英气逼人,与当时诸子的文风全不相似。这是文格进化中的一个“突变”,何由得此,对于我始终是一个疑谜。

在现代社会制度和学问状况之下,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已经没有存在的可能,一个人总得在许多同样有趣的路径之中选择一条出来走。这已经成为学术界中不成文的宪法。

文学的门本是打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的很严密,不敢去问津;聪明者误认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他们都同样地懒怠下来,也同样的被关在门外。 资禀是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只有程度上的等差,没有绝对的分别,有人多得一点,有人少得一点。

文学的门本是大开的。迟钝者误认为它关得很严密,不敢去问津;聪明者误认为自己生来就在门里,用不着摸索。他们都同样地懒怠下来,也同样地被关在门外。

天生的是资禀,造作的是修养,资禀是潜能是种子,修养使潜能实现,使种子发芽成树,开花结实。资禀不是我们自己力量所能控制的,修养却全靠自家的努力。

艺术的活动出于自觉,道德的活动出于意志;一为超实用的,一为实用的,二者实不相谋。因此,一个人在道德上的成就不能裨益也不能妨害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批评家也不应从他的生平事迹推论他的艺术的人格。

读书的功用在储知蓄理,扩充眼界改变气质。读的范围愈广,知识愈丰富,审辨愈精当,胸襟也愈恢阔。

灵感就是在潜意识中酝酿成的情思猛然涌现于意识。它好比伏兵,在未开火之前,只是鸦雀无声地准备,号令一发,它乘其不备的下总攻击,一鼓而下敌。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鱼跃鸢飞,风起水涌,以至于一尘之微,当其接触感官时我们虽常不自觉其在心灵中可生若何影响,但是到挥毫运斤时,它们都会涌到手腕上来,在无形中驱遣它,左右它。在作品的外表上我们虽不必看出这些意象的痕迹,但是一笔一画之中都潜寓它们的神韵和气魄。这样意象的蕴蓄便是灵感的培养。它们在潜意识中好比桑叶到了蚕腹,经过一番咀嚼组织而成丝,丝虽然已不是桑叶而却是从桑叶变来的。

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促的几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有了这种准备,一个人才能在学问途程上作万里长征,去发见新的世界。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譬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先博学而后守约,这是治任何学问所必守的程序。我们只看学术史,凡是在某一科学问上有大成就的人,都必定于许多他科学问有深广的基础。

在文学方面下过一番功夫的人都明白,文学上趣味的分别是极微妙的,差之毫厘往往谬以千里。极深厚的修养常在毫厘之差上见出,极艰苦的磨炼也常是在毫厘之差上做功夫。

天资与修养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朱光潜

朱光潜

朱光潜(1897—1986),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安徽桐城人。生前长期担任北京大学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谈修养》等,另有译著《歌德谈话录》、柏拉图《柏拉图文艺对话集》、莱辛《拉奥孔》、黑格尔《美学》、克罗齐《美学原理》、维柯《新科学》等。

朱光潜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