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作者:张宪文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5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内容简介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16-18)(精)》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抗战损失调查缘起与初步实施,主要收录资料围绕两个方面。一是有关抗战损失调查的起因、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成立前各项公私损失调查,二是中国政府关于抗战损失基本情况、抗战损失调查的方针政策。该部分着重反映抗战胜利前夕,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还都南京以前的工作及沿革情况。第二部分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组织与工作概况,分为中央机构设置及其工作概况、南京市机构设置及其工作概况、南京市殉难市民暨遗族状况调查、南京市机关团体调查统计等四个部分。抗战胜利以后,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迁南京办公,各省市陆续设立抗战损失调查机构,南京市亦同时设立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大规模的抗战损失调查工作、各项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调查统计由此展开。通过我们收录的抗战损失调查办法、日军在南京暴行资料、南京市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工作报告、南京市抗敌殉难同胞暨遗族状况调查、南京市调查殉难市民予以褒扬并专款救济情况、南京市园林寺庙财产损失报告等项,可以让人们了解南京大屠杀期间南京人民遭受到的巨大灾难,反映了抗战损失调查委员会在南京市的工作全貌,包括市区政府、乡镇公所及保甲长有关南京大屠杀案调查统计概况及其运作情况。毫无疑问,有关南京大屠杀案的抗战损失调查,是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及南京市政府组织的一次大规模、卓有成效的调查统计工作,因为后来我们提出的有关南京大屠杀损失的各项统计数字,都是以这个时期调查统计的结果为基础的。但同时我们亦应指出,由于调查统计时间已迟滞8年,且头绪繁多,又因南京市民文化程度不一,代查代填等现象、错报漏填等情况较多,所以我们收入资料只能据实照录,敬请读者使用时甄别。第三部分南京大屠杀案市民财产损失调查统计,主要是各区公所、各乡镇、各保甲填报的南京市民财产损失报告单,这些资料都是最基础的南京大屠杀案市民财产损失资料,一般都有被害人、财产损失人情况,填报者姓名、所任职务及通信处、与受害者之关系等情况同时填报,以增加证据性质;填报者盖印或画押,以增加法律效力。所有的调查统计,真实地反映了日本侵华给南京市民在人口和财产等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

登录查看更多

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张宪文

张宪文

张宪文,男,1934年10月生,山东泰安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历史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近现代史料学学会副会长、南京历史学会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华民国史,著有《中华民国史》、《抗日战争正面战场》、《蒋介石传》、《中国抗日战争史》等10余著作,目前正负责中国社科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南京大屠杀资料汇编》工作。1999年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顾问。

张宪文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