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与展场
作品与展场内容简介
《作品与展场:巫鸿论中国当代艺术》收集了作者近年来重要的艺术批评论文15篇,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展览两个维度出发,以宽阔的历史视野,明快的理论气质和平实的写作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一个值得关注的文本。文集通过大量史实和配图回答了诸如为什么当代艺术是"当代"?中国当代艺术有什么独特之处?什么是"实验性"展览?作品和展场的关系何在?等诸多问题,这些不仅是研究中国当代文化和艺术的人所必需涉足的课题,也是关注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现状最合适的途径。
热门摘录
但实际上,最能改变国外策展人“控制”中国当代艺术的途径试不断提高中国策展人自己所组织展览的水平(包括作品、图录、陈列等各方面)和知名度。纯粹意识形态角度的辩论往往试“本土”式的一厢情愿的自我表现,对政策的国际化过程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当代美术”这个名词再国内具有强烈的前卫意味,常指对传统或正统美术机构,系统和形式进行挑战的各种美术实验。
一个简单而有效的使作品“当代”的方法使颠覆现存的美术类别与媒材。
我需要重申“当代”的概念并不是指所有于此时此刻创作的作品,而必须被理解位一种具有特殊意图的艺术和理论的建构,其意图是通过这种建构宣示作品本身独特的历史性 当代性必须被认定是一个独特的艺术和理论的建构,自觉地反映显示的状况和局限。。。。当代性是艺术家将社会环境因素内化的成果。
现在对我说来这种实验性展览的目的已经变得非常明确:它应该传达一种清晰的社会信息;应该重新调整策展人、艺术家和观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它的结构应该反映出对展览的内容和场地的认真研究;它应该是释义性的和互动式的,而不是描述性的和静态的;陈列方式应该“内化”和强化展览的核心概念和目的
作品与展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