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金全集(全7卷)
巴赫金全集(全7卷)内容简介
『第一卷』 论行为哲学、审美活动中的作者与主人公、文学作品的内容材料与形式问题、弗洛伊德主义批判纲要『第二卷』 生活话语与艺术话语、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哲学『第三卷』 长篇小说话语、小说的时间形式和时空体形式、长篇小说话语的发端、史诗与小说『第四卷』 言语体裁问题、文本问题、人文科学方法论『第五卷』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访谈录『第六卷』 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
热门摘录
审美活动的第一个因素便是移情,即我应该去体验他人所体验的东西,站到他人的位置上。我因此深入到他人内心,似乎同他融为一体。移情说正是这样来阐释审美活动的。但巴赫金认为,移情只是开头,不是总结。对于审美活动来说,“不论在任何情况下,在移情后都必须要回归到自我,回到自己的外位于痛苦者的位置上;只有从这一位置出发,移情的材料方能从伦理上、认识上或审美上加以把握。”
这样,空间形式准确地说,不是作品(作为客体)的形式,而是主人公及其世界(作为主体)的形式,在这一点上表现美学是很有道理的(诚然,也可以不很准确地说,小说中所描写的生活形式,就是长篇小说的形式;而小说,其中也包含着孤立——虚构——的因素,恰恰是把握生活的形式)。不过,与表现美学所说不同,形式并不单纯是主人公及其生活的表现,它在表现主人公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主人公的创作立场,而且,这后者是形式中真正的审美因素。
他们从自己的过去中,只记得仍然属于现在、至今仍然在感受的东西,如没有赎完的过失、罪行、没能忘怀的屈辱。
善于在世界的空间整体中看到时间、读出时间,另一方面又能不把充实的空间视作静止的背景和一劳永逸地定型的实体,而是看作成长着的整体,看作事件——这就意味着在一切事物之中,从自然界到人的道德和思想(直至抽象的概念),都善于看出时间前进的征兆。
在歌德的世界里一切都变得充实强烈:那里没有不参与行动和变化(在事件之中)的布景和环境。从另一方面看,这个时间及其所有重要的因素,都限定在具体的空间里,都打上了空间的印记。
由于这种相互具体化和彼此渗透的结果,世界和历史非但没有贫乏和缩小,相反变得丰满、充实,为进一步获得无限的切合实际的发展而积蓄起创造的潜力。歌德的世界,是生根发芽的种子,是彻底现实的、确实可见的种子,同时又是充满了不断发展的真实的未来的种子。
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间的重要联系,我们将称之为时空体。空间和时间不可分割。我们所理解的时空体,是形式兼内容的一个文学范畴。
在文学中的艺术时空体里,空间和时间标志融合在一个被认识了的具体的整体中。时间在这里浓缩、凝聚,变成艺术上可见的东西;空间则趋向紧张,被卷入时间、情节、历史的运动之中。时间的标志要展现在空间里,而空间则要通过时间来理解和衡量。这种不同系列的交叉和不同标志的融合,正是艺术时空体的特征所在。
巴赫金全集(全7卷)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