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代表作:薄暮的舞女

作者:施蛰存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0

顾文姬评分

5

3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施蛰存代表作:薄暮的舞女内容简介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脉,它深植于民间,普及方能提升,华夏出版社寻访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之优秀作品,以超廉之价格,成丛推出“中国现代文学百家·十元书系”,第一辑凡十八种。旨在引导积极的文学阅读,提升国民的...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他所追想得到的潘巧云,只是一个使他觉着刺痛的活的美体的本身,是这样地充满着热力和欲望的一个可亲的精灵,是明知其含着剧毒而又自甘于被它的色泽和醇郁所魅惑的一盏鸩酒。

石秀好像在一刹那间觉得所有的美艳都就是恐怖雪亮的钢刀,寒光射眼,是美艳的,杀一个人,血光四溅,是美艳的,但同时也就得被称为恐怖;在黑夜焚烧宫室或大树林的火焰,是美艳的,但同时也就是恐怖,鸩酒泛着嫣红的颜色,饮了之后,醉眼酡然,使人歌舞弹唱,何尝不是很美艳的,但其结果也得说是一个恐怖。

他在贫困的生活中,一个人寂寞地描绘他所同情的人物,直到死。 我能够了解他,然而不能接受他,这是我至今还抱愧的。现在他死了,除了寡妇孤儿,以及几帧不受人赞赏的画幅外,一点也没有遗留下什么。社会上也决不会对于他的死感觉到什么缺少,而他生前的孜孜屹屹的工作亦未尝对于社会上有什么贡献。他就只是以一个忠诚的艺术家的身份而死的。在活着的时候,也未必有人会注意他,则死了以后,人们亦不会再长久地纪念他。一个水上的浮沤,乍生乍灭,本来是极平常的事情,但我却从这里感到了异样的悲怆,为了一个友谊,为了一个伟大的人格。

以后,也便永远是这样地,他的舌头刺痛着,常常提起他对于妻的记忆,而他自己也隐然以一个凡人自居,虽然对外俨然地乔装着是一个西域来的大德僧人。所以在他寂灭之后,弘治王替他依照外国方法举行火葬的时候,他的尸体是和凡人一样地枯烂了,只留着那个舌头没有焦朽,替代了舍利子留给他的信仰者。

施蛰存代表作:薄暮的舞女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施蛰存

施蛰存

施蛰存(1905—2003)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原籍浙江杭州,1912年随家由苏州迁居松江。曾先后入读之江大学、上海大学、震旦大学法文特别班等。1928年起,参与创办第一线书店、水沫书店,创编《无轨列车》《新文艺》等杂志。1932—1935年主编《现代》杂志。1935年编辑《文饭小品》,参与主编“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等。同时从事小说、诗歌创作及外国文学翻译,是30年代极富影响的心理分析小说家和中国文坛现代主义的推动者。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任教于云南大学、厦门大学。1947年返沪执教于暨南大学、光华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转向古典文学、金石碑版研究。1993年被授予“上海市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底头》《梅雨之夕》等;散文集《灯下集》《待旦集》《枕戈集》等;编译《多情的寡妇》《域外文人日记钞》《轭下》等;学术著作《唐诗百话》《词学名词释义》《北山集古录》等;主编《词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翻译文学集》《外国独幕剧选》等。

施蛰存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