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丛谈

作者:连阔如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40

顾文姬评分

5

1576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江湖丛谈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现今仅存的一部客观而又比较全面地介绍江湖行当、行话和内幕的书籍。作者连阔如是我国著名的评书艺术家。20世纪30年代,他以云游客的笔名,在北平《时言报》发表长篇连载《江湖丛谈》。1938年由时言报社结集出版,共三集。这本书除了介绍北平天桥、天津三不管等地的变迁以及艺人小传、艺人生活状况外,还以大量的篇幅着重记述和揭露了清末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江湖行当的内幕以及危害社会的种种骗术,劝诫人们不要贪便宜上当受骗。由于作者具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一颗正直善良的心,他同江湖上的一些人又有很深的交往,所以他能透彻地了解江湖内幕,并勇敢地将它书写出来,公之于众,且该书写得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真实可信,因而颇受读者欢迎,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老合两个字,是搁念行里公用名词的侃儿,我向江湖人问过,老合这句侃儿是怎么个意义?老江湖人说,这句侃儿很深奥,凡是江湖人,若能按着这句话去做事,事事都成,按着这句话去闯练,什么地方都走得通。他说了个极小的故事叫我悟解。

他们那行人在那血止住的时候,都是坐在地上不动,坐着卖药,以免再往外流血,失去信仰之力

评书界人常说“书说险地才能挣钱”。我问过他们,什么叫书说险地?据他们解释说,不论是袍带书,公案书,凡是听书的人,都是一样的心理喜爱忠臣孝子、义夫节妇、侠义英雄,都恨奸臣佞党、贪官污吏、土豪恶霸、绿林的采花淫贼。就以《施公案》说吧,施清官往苏州上任,就有一枝兰万永拦轿行刺、府衙行刺、错杀舅老爷这三段书,叫听主儿听着净替清官施大人担惊受怕,坐着不走,要听到清官没有危险了才肯走,这样的事便算书说险地;如果叫听书的主儿知道施大人没了危险,那就不听了。评书里的情节,段段书都是这样的。

江湖的老合们(闯江湖的)常言,他们不受骗的秘诀是“不贪便宜”四个字。按阿林太受骗的事,也是贪便宜才上了当。“不贪便宜”的下联是“不能受害”啊!

贪贱吃穷人

那洋戏法,只能看一面,左右后三面不准外人看,如若上台前边看,他们变的戏法甚是新奇;若是站在后边一看,可就稀松平常了。洋戏法无论多好,只能兴旺一时,不能久存。那仙人摘豆,罗圈当当,虽是旧戏法,变了多少年也能有人看。那外国戏法只要变的日子多了,就没人看啦。阅者如不相信,像当初他们变的“人头讲话”,在如今就没人看了。而旧戏法是百观不厌哪!当初洋戏法盛行的时候,变旧戏法的人也受了些影响,惟有快手卢,不惟不受影响,并且还挣外国人的钱。

可是武生意不准挨着文生意。那相面的全凭唇齿之能,向围着的人说话,叫人听着入味才能挣钱。如若挨着个变戏法的,锣鼓乱响,震得人们耳音乱了那相面的就不用挣钱了。

江湖丛谈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连阔如

连阔如

连阔如,(1903-1971)。评书演员,原名毕连寿,号乐天居士,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北京安定门。1927年拜评书艺人李杰恩为师,学说《西汉演义》。1934年在北平报连载评书《三十六英雄》。1940年在广播电台播讲《东汉演义》与《全本隋唐》。1949年表演的新书《夜渡大渡河》受到表扬。1954年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开始播讲评书《水浒》与《岳飞传》。1957年录制长篇评书《三国演义》。1963年,从宣武说唱团退休。1971年8月18日,因患肠癌逝世。

连阔如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