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心中

作者:柯慈,译/卢相如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3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在国家心中内容简介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柯慈,直指人心隱晦面的文學力作!◎榮獲南非第一文學獎--CAN獎穿梭於現實與想像、冷漠與狂亂,柯慈以意識流的方式,精準地描述女主角瑪格達長期遭父親冷落,以及對繼母的嫉妒所產生的矛盾情結,藉由自身的不滿、脆弱、孤獨、瀕臨瘋狂的心理狀態,揭露了南非種族隔離時期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緊張關係。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我的主题是无穷无尽的睡眠与醒觉之间的漂泊,而不是游走在人性冲突之中的狂风暴雨。

对我父亲来说,我从来就是一个不露面的人。所以,原本应该给这个家庭带来女性温情的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零,一个无,一个内心崩塌无余的真空,一团絮流,被遮蔽着,模糊不清,像是穿过走廊的一道凉风,不为人注意,却暗藏报复之心。

我父亲的在场就是我母亲的缺位,他是她的负面,是她的死亡。……他把我心里所有的母性都给毁了,给我留下这毛茸茸的躯壳,死亡的言辞像豌豆似的在那里面格格作响。

这是怎样的痛苦啊,因为沉思冥想可能会使思考者信以为真,会发现自己把自己弄进入了那个允许假设的陷阱

︱219︱有几个晚上他没来。我赤身裸体地躺着,等着他,昏昏欲睡,又猛然惊醒过来,对着第一声鸟鸣,对着黎明的第一缕晨曦长吁短叹。许多女人也都这样,她们躺在那儿等候久候不至的男人,我在书上看到过,别说我什么都没经历过,从第一个字母到最后一个字母的事儿,我都知道。

︱234︱那匹马。我父亲消失之后,那匹马只在马厩里待了几个星期。后来,我懒得再去喂它,缰绳也松开了。现在马不知上哪儿去了。抑或,那匹马还在山坡上四处踯躅,寻找它丢失的主人。

︱239︱我依然能听到一些说话声。正是借由这些语音的交流使我不致变成一头野兽。我肯定,如果这些语音不再对我说些什么,我很早以前可能就放弃了这幅表达清晰的伶牙俐齿而开始号叫或是咆哮或是嘶吼了。那水手在荒岛上对他的宠物们说:“亲爱的波利!”——他对他的鹦鹉说,“去拿来!”——他对他的狗说。但他一直觉得自己嘴唇僵硬,舌头打结,喉咙嘶哑。“汪!汪!”——那狗狺狺而吠,“呱!呱!”——那鹦鹉哇哇大叫。水手很快就扑上前去四肢趴在地上,用大腿骨棒杀当地的山羊,生吃它们的肉。人之为人并非缘于言谈,而在于跟他人的言谈。

︱d︱如何理解现实与梦境交错的话语意图?我想,这不仅是表现哈姆雷特式的犹豫,是否也与玛格达的救赎相关?在跨越不[210]同层面的叙述语态中,库切用自我复制和自我颠覆的手法不断强化女主人公的内省风格,她一直都在省察人的欲望(占有的欲望),一直都在考虑如何填补生命的缺失,一直都在寻找灵魂的慰藉。所以,事情就像进入了一个奇怪的梦境,明知道自己在做梦,而且还拼命告诉自己我在做梦,在做噩梦。可又怕醒来发现自己竟是在另一个梦里。谁知道这梦的外壳还裹着多少个梦?

︱k︱关键词:乌有之乡(nowhere),在场/不在场(presence/absence),中间物(medium),进入(into),空、无(emptiness),言语(word),声音、语音(voice)…… 每次碰上nowhere这个词,我都颇费斟酌,“不存在的地方”、“不知名的地方”、“乌有之乡”……怎么处理好呢?这是库切十分偏爱的一个词语,我译过他的三本书里都时不时地出现。我觉得这恐怕就是库切的“内陆深处”。

Perhaps I have never been struck before, perhaps I have only been cherished, though that is difficult to believe, cherished and reproved and neglected. The blow does not hurt but it insults. I am insulted and outraged.

Born into a vacuum in time, I have no understanding of changing forms. My talent is for immanence, for the fire or ice of identity at the heart of things. Lyric is my medium, not chronicle.

Therefore I put on my wide-brimmed hat on the days the machines flew and began to build messages that were quieter, more cryptic, in the style of their messages to me, and thus perhaps more alluring.

原本应该给这个家庭带来女性温情的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零,一个无,一个内心崩塌无余的真空,一团紊流,被遮蔽着,模糊不清,像是穿过走廊的一道凉风,不为人注意,却暗藏着报复之心。

在国家心中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柯慈,译/卢相如

柯慈,译/卢相如

柯慈(J.M. Coetzee)1940年出生於南非開普敦;1956年取得開普敦大學文學及數學學位;1965年至美國奧斯汀德州大學攻讀語言學博士;1972年返回南非,擔任開普敦大學文學以及語言學教授。身為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大眾文學教授,柯慈獲得了許多文學獎,包括CAN獎(南非第一文學獎)、英國布克獎,還有愛爾蘭時報國際小說獎。著作包括《昏暗之地》(1974)、《在國家心中》(1977)、《等待野蠻人》(1982)、《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1983)、《仇敵》(1986)、《彼得堡的主人》(1994)、《雙面少年》(1997)、《屈辱》(1999)等。其中《等待野蠻人》於1982年出版時,被《紐約時報書評》讚譽為「真正的文學鉅作」。柯慈的四本連續小說,包括贏得普立茲獎的《麥可K的生命與時代》,都為他贏得了高度評價與讚賞,2003年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堪稱為南非國寶級作家。

柯慈,译/卢相如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