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新版).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新版).内容简介
宗薩欽哲仁波切為華人弟子所寫的第一本必讀佛學啟蒙書。馬英九市長、賴聲川、丁乃竺發自感佩,誠摯推薦。不論在佛教徒或非佛教徒的眼中,宗薩欽哲仁波切都是一個響亮的名字。對佛教徒而言,宗薩欽哲仁波切以其清新、幽默、高證量的說法方式,吸引了全世界眾多信徒的追隨,其爽潔而又帶剛強之氣的獨特形象,為新一代的修行人樹立了典範。對非佛教徒而言,他是全世界唯一的「喇嘛導演」。他曾隨貝托魯奇學習電影,並且協助拍攝「小活佛」;他所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高山上的世界盃」,曾經是票房黑馬,並因此取得拍攝「旅行者與魔術師」的資金,在去年的金馬影展掀起一陣旋風。宗薩欽哲仁波切的電影蘊含驚人的能量及豐富的人文精神,猶如一股清流,在世界各大影展屢獲佳評、獲獎連連,更培養出一群追隨的工作人員及影迷。同時身為佛教上師與電影導演,二者角色看似衝突,但仁波切以一句:「電影可以視為現代的唐卡(傳統西藏佛教繪畫)。」說明了他的理念,也充分表現了仁波切不為傳統及名相所縛的風格。本書是宗薩欽哲仁波切為華人子弟所寫的第一本佛學啟蒙書,書中承襲仁波切一貫清新、思辯的說法風格,以深入淺出之例子與文字,精簡地對佛法作全面之通論,並帶出西藏佛教的正確觀念,並糾正扭曲不純的一般觀念。此書既適合初學者,亦帶給資深佛學者啟示與提醒。*仁波切最新的一部紀錄片「Life as Cinema」,將於4/1晚間10點在公共電視台播出。並於前一天3/31下午2:00在敦南誠品B2舉行記者招待會,請勿錯過這個親近上師的機會。作者簡介宗薩.欽哲.圖登.確吉.嘉措這一世的宗薩.欽哲仁波切生於1961年。由薩迦.崔律法王認證,主要受教頂果.欽哲法王;偉大的第十六世大寶法王以及他的祖父敦珠法王,也都是他的上師。除此之外,他還師事包括藏傳佛教四大教派超過二十五位的偉大上師。 由於西藏難以計數的經典與藏書被毀,法脈面臨了恐將失傳的危機,仁波切在青少年時期,便擔負起許多僅存經典的出版責任。他在印度與不丹成立了多所佛學院與閉關中心。1980年代當政治情勢較為和緩之際,仁波切開始重建於文化大革命時被破壞的宗薩寺。仁波切並在他的上師期許之下,足跡遍布全球,為許多國家的人們講經說法。除了在喜馬拉雅山區的數千位追隨者之外,仁波切的學生遍布世界各地,在澳洲、歐洲、北美及亞洲均設有佛法中心。
热门摘录
所谓六道中的某道并不一定指身躯时候投生的某个地方,而是此时、此地某个业力状况中止、另一种业力状况升起的心境。
当你说“我爱你”的时候,你的意思并不是这样,而是在问“你爱我吗?”,或者是“我想拥有你”或“我要你让我快乐” 我们所说的爱,通常是不折不扣的自私 只有当你不再被这个榨取所有时间、精力和注意力,而且无休止地试图满足自己,却永不满足的自己说奴役的时候,真正的爱才有可能。只有在你不再一心一意关怀自己的时候,才能真正地关怀别人
对佛教的一个常见错误观念,便是认为佛教的目标就是要除掉自我,然而佛教真正教导的是,我们没有什么须要除掉的——根本无所谓存在或不存在,有的只是我们认为自我存在的幻觉,我们相信并紧抓着这种幻觉,以为它是真的。
避免制造头痛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用头去撞墙——这就是“出离”;在那之后,有许多药方帮你除去剩下的头痛。
你的心一直毫无选择地吸收各种影响力,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这些内在化的影响力成了你的想法、感觉和信仰。它们成为你的一部分,塑造了你对于自己和真理的看法,你甚至认不出它们是外力所造成的,反而以为自己是个独立的人,完全忠于自己。
但非常奇怪的是,只有极少数佛教徒打从心底相信他们自己也能成佛,有些人甚至不相信有成佛这种事。这种虔诚心的弱点,是由于没有经过质疑与分析产生的。如果你怕产生怀疑、怕彻底研究一件事,这表示你不太相信这件事会经得起严密的检查,因此你的信心便没有理性的基础。
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跳出习性与瘾头的状态中,因此不妨开始把有害的习性和瘾头改为有益的,这样比较接近目标——这是一种以迷惑超越迷惑的方法。
你或许无意识地觉得修行没什么用,不如“真实生活”那么重要;如果真有这种想法,你就须要观察真实生活的缺陷与过患:想想过去种种不可避免的悲伤,在将来会再次出现;想想你所依赖的、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在刹那间就可能消失。看看生活中的这些层面后,你应该对于平常浪费珍贵生命的生活方式生起坚定的厌离心。 传统上,佛法教导你这样做:看看你的生活,注意到自己把时间浪费在近似无意义的事物上;接着,思考生命短暂无常、非常脆弱,一气不来就生死相隔。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可能杀死你,而你又没有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自我”永远试着去迎合别人,并希望别人迎合它,把它自己的所求所需都看得很严重。其实你要做的事就是稍微偏离“自我”的要求,那即是出离。
任何能带你超越困惑的方法,都能算是正确的道,如果你已经找到了这种方法,却还要继续寻找或卷入任何的宗教,那就是浪费时间了。
干净和肮脏都不是衣服的真实本性,两者都是无明迷惑,正如贪嗔痴与无贪无嗔无痴同样是迷惑。
佛陀的说法是现象除了我们对它的概念,感觉,观察和体验外并不存在
如果有什么东西能够离于你的概念而独立地真实地存在,那么它就一定离于存在与不存在这两个极端,因为存在和不存在是对一个主体而言的
不明白痛苦的本性,让你不会留心痛苦的起因;知道痛苦严重到被认出来,再也无法挽回的时候,你就 注定了承受剧烈的痛苦
刚开始,“自我”执着于自己的存在,投射出自己和他人,然后有了互动而创造了业。由自己和他人而流出的业力,稳定了原先二元对立的幻觉,更加入了“自我”在其中表演的各种贪嗔痴的电影,电影中交织了复杂的情节、插曲、发展等,足以使“自我”陷在里面。在这个时候,也开始创造出“自我”,“自我”也创造出业力——这种周而复始、反复滋养它本身,而让自己一直受苦的现象,就叫做“轮回”。
通过智慧来研究空性,偶尔在刹那间会瞥见空性;但是如果你不借由思维和修行来熟悉这种状况,悟境就无法稳定,很快地,烦恼就淹没了它。仅仅以智力与分析研读佛法,不会产生多大效果;只有把理论放入修行之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你所研读的"空性"和实相。
“空性” 不是某种坚实存在的物体,也不是空无所有或虚空,例如把一切现象消失掉所遗留的空间当成是空性。消失表示先有个东西在,然后才能“消失”;这就像认为“自我”是不存在的问题一样:“自我”先存在,后来才不存在——但从来就没有的东西根本谈不上什么存在或不存在。
二元对立表示我们只见到事物的一面,也就是我们这一面。我们习惯性地改编实相,以便能看到自我的版本。由于自他分别以及拼命地执着“自我”,所以我们除了自我的见解外,什么也看不见。二元对立使我们和其他的人/事/物分开,严重限制了生活中的可能性,因为没有其他的想法或建议可以不经改编地进入我们心中。 这种万物分离的感觉,常被解释成孤独和无聊,结果我们不断去找寻和执著一些能娱乐自己/捕捉我们注意力的东西,来忘记孤立的感觉。 真正的空性觉知一切事物,因为它不受贪嗔痴等自我的观点所遮蔽。
伟大的老师们都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品质: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懂什么就教别人什么。大部分的人教别人东西,是因为认为自己知道了一些事,希望透过教导炫耀一番,建立优越感;至少对方会不会从教法中受益,他们可不管。真正的老师,只在特殊的时机教导别人需要知道的东西,因为他们是引导别人究竟成佛。
觉察自我和不知自我乃幻相的坏处,非常重要。因为这种觉察几乎就是让你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的起点。自我的幻觉是佛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所有业力的起源 相信业的意思,就是对你的行动和生活负起完全的责任。
当你如同往常地冒出某出想法时,你是否知道这样的想法从哪里来?或者,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而不是另外一种想法呢?你知道自己的观点以及这种观点是怎么产生的吗?最重要的是你能确定这些的确是你自己的想法、你自己的观点吗?
由于你的生命完全是由自己的概念、思考、感受、行动所组成的,所以任何决定你的观点和看法的事物,对于你的生命也一定有极大的控制。
你是用不偏颇的眼光纯净地观看事物的本来面目呢?还是受了老师、朋友、敌人、书籍、报纸、广告、电视、音乐、宗教、文化等无数的影响,而戴上了有色的眼镜来看待生命?
可能你认为自己并不是个容易被操纵的人,也认为自己的判断不会受外力左右,但是,你又是怎么知道这点的呢?我们可能一直都受着影响却毫不知情。通常当我们被影响时,自己完全不知道,因为我们想象自己是和所生活的环境互相分离的,所以各种影响力很容易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溜了进来。
想一想,为什么你喜欢某些人而不喜欢其他人?你的政治见解从哪里来?你为什么会被某种男子或女子所吸引?你怎么样取舍孰是孰非?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必须拥有某种汽车或住在某个地方才行?你对于成功、失败的看法从哪里来...... 如果你对自己完全诚实,就会知道,几乎没有一种“你的”想法和感受真正是你自己的,它们大部分都是那些你无法控制的影响力的结果。
自我以它的见地为基础来决定:这是美的,这是丑的;这可以滋养我,我要它;这是个威胁,我必须避免它。这些决定创造出某些模式,使我们在特定状况下,以有条件、特定的方式来感觉、思考、回答、行动和反应。接着,自我就把所遇到的状况加以粉饰修改,使它能够并入这些模式中,进而证明了自我观点的正确性。奇怪的是,自我根据自己的观点作为修行的途径,它经常思考、分析,时刻注意自己的观点。这样的修行结果,产生了数不清的行动去追求自我见地所认可的成就或证悟。
人类认为身体很珍贵,从蚊子的观点而言,人的身体就是一个卖着许多美味饮料的酒吧。
如果女朋友离你而去,你可能会告诉别人:“当我失去她的时候,也失去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表示“你”是可以分割的,“你”的各部分不一定都在同一个身体内。
菩萨道的修行是以帮助其他众生为基础,但主要的意图是摧毁自我,而不是社会服务。不论你做了多么好的事情,以巨大的自我从事服务社会的举动,都不能算是善行;但是如果自我粉碎了,不再自私,那就是利生的事业。
佛陀并不是武断地把行为分成善行和恶行而后报偿善业、处罚恶业的神祇,他所教导的是,善、恶来自于你自己对于动机的判断。 例如,通常我们认为揍人是很痛苦的业,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被人揍的话会很痛苦。当你打人的时候,你和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并且期待这个动作伤害到对方,然后从对方的痛苦中感到满足。由于你的动机是制造痛苦,所以你的行动就是痛苦的行为或恶行。如果另一个星球的居民认为打人是一种表示迎接的方式,在那里,打人就不会造成恶业,因为动机不同了。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新版).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