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的编著,据《史记·吕不韦列传》称是因为“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盂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日《吕氏春秋》。”但主要的,还是受天下大一统这个大趋势、大潮流的刺激,综合各家之长,为秦兼并六国、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帝国提供理论依据。书成之后,吕不韦曾将它“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可见吕不韦对该书的自信。 《吕氏春秋》全书共二十六卷,由入览(六十四篇)、六论(三十六篇)、十二纪(六十篇)组成,一百六十篇,二十多万字。从形式上看,纪、览、论篇数都有一定,十分整齐;从内容的编排上看,也自成体系。现在的形式,是十二纪在前,八览居中,六论居于最后。因十二纪的篇名以月令为首,故称《吕氏春秋》;又因书中有八览,所以后人也把这部书叫做《吕览》。学说以儒、道思想为主,兼收墨、法、名、农、阴阳、乐、兵各家言论,保存了先秦各家各派各种不同的学说思想,既有各家的精华,也有各家的糟粕,内容包括政治、军事、农桑、数术、天文、历法、教育、音乐、礼制、养生等诸多方面,还保存了古代许多遗文轶事和学术资料,所以从东汉班固起,把它列入杂家,是研究先秦学术、历史的重要资料。 《吕氏春秋》在写作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它常以议论发端,再摆事实,引比喻为例证,最后回复立论。首尾一贯,条理分明,语言简练,说服力强,在说理中多用寓言故事,生动形象。但由于这部书是集体著述,所以文字风格并不统一。
热门摘录
“心非臂也,臂非椎、非石也。悲存乎心而木石应之。”故君子诚乎此而谕乎彼,感乎己而发乎人,岂必强说乎哉”——《吕氏春秋》
“神出於忠而应乎心,两精相得,岂待言哉”——《吕氏春秋》
智所以相过 ,以其长见与短见也。今之于古也,犹古 之于后世也;今之于后世,亦犹今之于古也。故审知今则可 知古,知古则可知后,古今前后一也。故圣人上知千岁,下 知千岁也。
原典欣赏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ロ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 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 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
生也者,其身固静,或而后知,或使之也。遂而不返,制乎嗜欲,制乎嗜欲无穷则必失其天矣。且夫嗜欲无穷,则必有贪、鄙、悖、乱之心,淫佚、奸诈之事矣。故强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凌怯,壮者傲幼,从此生矣。
欲观至乐,必于至治。
凡生非一气之化也,长非一物之任也,成非一形之功也。
审知生,圣人之要也;审知死,圣人之极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养生之谓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谓也。此二者,圣人之所独决也。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死而弃之沟壑,人之情不忍为也,故有葬死之义。葬也者,藏也,慈亲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虑。以生人之心为死者虑也,莫如无动,莫如无发。无发无动,莫如无有可利,则此之谓重闭。
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以此观世示富则可矣,以此为死则不可也。夫死,其视万岁犹一瞬也。人之寿,久之不过百,中寿不过六十。以百与六十为无穷者之虑,其情必不相当矣。以无穷为死者之虑,则得之矣。
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觕,其所取弥觕。
万 物 不 同 , 而 用 之 于 人 异 也 , 此 治 乱 存 亡 死 生 之 原 。 故 国 广 巨 , 兵 强 富 , 未 必 安 也 ; 尊贵 高 大 , 未 必 显 也 ; 在 于 用 之 。 桀 、 纣 用 其 材 而 成 其 亡 , 汤 、 武 用 其 材 而 成 其 王 。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
严罚厚赏,此衰世之政也.
小方,大方之类也;小马,大马之类也;小智,非大智之类也
士不偏不党,柔而坚,虚而实。
今观其《至味》一篇,皆述伊尹之言。
水深则鱼鳖归之,主贤则豪杰赴之 。
水泉深则鱼鳖归之,树木盛则飞鸟归之,庶草茂则禽兽归之,人主贤则豪杰归之。故圣王不务归之者,而务其所以归。强令之笑不乐;强令之哭不悲;强令之为道也,可以成小,而不可以成大。
故民无常处,民暖是利;大热在上,民清是走。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气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藏之葆。口必甘味,和精端容,将之以神气,百节虞欢,咸进受气。饮必小咽,端直无戾。。
论人的最好方法是“反诸己”,其次是“求诸人。 反诸己就是向自身求得,就是让自己顺乎自然,处于“无为”的境界。这样就能知道事物的精微,事理的奥妙,就能“得一”,无往不胜。所谓“求诸人”,是说向别人寻求。文章指出,“论人”就要听言观行,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加以考察识别。对外要“八观六验”,对内要“六戚四隐”,这样“人之情伪、贪鄙、美恶无所失矣“。
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始生人者,天也人,无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恶,人弗得不辟。欲与恶,所受於天也,人不得与焉,不可变,不可易。
家无怒笞,则竖子、婴儿之有过也立见。
智则知时化,知时化则知虚实盛衰之变,知先后远近纵舍之数。
夫众之为福也大,其为祸也亦大。譬之若渔深渊,其得鱼也大,其为害也亦大 。 诸搏攫(柢)〔抵〕噬之兽,其用齿角爪牙也,必托于卑微隐蔽,此所以成胜。
父母之于子也,子之于父母也,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息,若草莽之有华实也,若树木之有根心也。虽异处而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此之谓骨肉之亲。
吕氏春秋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