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人信札
波斯人信札内容简介
作者在本书中,以书信的形式,借两个波斯人之口,对当时的法国社会,作了细致的观察和出色的批判。这两点,也正是我们──本书的几个作者,在讨论中国的法观念问题时竭力想要做到的。有趣的是,孟德斯鸠当年乃是冒了两个波斯贵族的名,以东方人的眼光去品评法国。二百六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是借助几位来自巴黎的青年的眼睛,从法观念角度对中国社会作了一番认真的观察。本书所收的十一封信,就是出于“他们”之手。
热门摘录
这就是我所谓的公法。这就是人类的法权,或不如说是理智的法权。
报纸记者最大的过错,在于只谈新书,仿佛真理永远只能是新的。我觉得一个人没有读遍旧书之前,毫无理由偏爱新书。
我真佩服这个厚颜无耻的家伙。于是当他高声谈话时,我轻声地说道:“对自己知耻自爱,绝不自夸;对听众存敬畏之心,不放肆妄言;不自损价值去伤害他人的自尊,这样的人多么幸福啊!”
如果我们仅仅靠义务而从属于你,那么我们有时会忘掉这个义务;如果我们只是出于爱而依附你,那么某种更强烈的爱慕之心也许会削弱对你的爱。但是,如果法律把我们给予了一个男人,那么它就会使我们不去接近其他男人,把他们拒于千里之外。
我们注意到,我们身旁的女人越多,她们给我们造成的麻烦越少;她们更需要讨我们的欢心,更不容易联合起来;更多的人会表现得温驯服从。这一切便形成了束缚她们的锁链:彼此不断地注视他人的行径,仿佛她们与我们配合行动,极力要使自己变得更依附于我们;她们替我们做一部分工作,当我们闭起眼睛时,她们替我们睁着眼睛,留意他人。还有什么?她们讲不断地激起主人对她们敌手的气恼,可她们却看不到自己的境况跟那些受惩罚的女人其实是多么相近。
说话的是一个波斯人,他必然对耳闻目睹的一切感到惊讶。 在这种情况下,他谈到宗教时,不应显得比对别的事情,如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之类所知更多,他并没有把这些看成是好的或坏的事情,而是感到不可思议而已。 就像他觉得我们的风俗奇怪一样,他有时觉得我们的教义有些古怪,因为他不了解这些教义;于是,他做出错误的解释,因为他对维系这些教义的东西和使之兼顾不移的链条一无所知。
我们出生于一个繁荣的王国,但我们不曾以这王国的疆界作为我们知识的疆界,也不以为东方的光明,是照耀我们的唯一光明。
个人的利益永远包括在公共利益之中;要想和公共利益分离,等于自取灭亡;德行对于我们不应当成为一种负担;不应当把德行看成畏途;并且,以正义待人,等于以仁慈待己。 “自然”在风俗习惯中原来留下了一些过于粗糙的事物,于是宗教就来使之柔和。
他们尤其使子女们感受到:个人利益总是存在于公共利益之中;想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割裂开来,等于自取灭亡;德行并不会使我们付出巨大代价,不应把美德视为一种苦役;对他人仁义就是为自己积德
污泥显得脏,只是因为眼睛看上去不舒服或者有损我们某个感官。至于污泥本身,它并不比黄金和钻石更脏。
如果说亚洲人的长处是善于设法减轻不安,那么欧洲人的长处则是根本没有什么不安
除非世上只有三个人,一个男人才有理由埋怨妻子不忠,如果有四个人,他便总能遂自己的目的
在欧洲,犹太人今天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安宁。基督徒开始摆脱过去充沛于心中的不宽容精神。人们已经感到西班牙把犹太人赶走,法国人迫害跟君主的信仰稍有不同的基督徒,这些事做得不妥。人们发觉,热衷于发展宗教事业,跟对这个宗教所应有的热爱是两回事,而热爱自己的宗教和尊奉这个宗教,没有必要仇恨和追害不皈依这个宗教的人。
我经常探究,哪种政府最具理性。在我看来,最完善的政府,就是以最小的代价达到其目的的政府,因此,能以最合乎民众的天性和好善的方式领导人民的政府,就是最完善的。 如果人民在温和的政府下,跟在严厉的政府下一样驯服,则前者更为可取,因为它更具理性,而严厉则是使人民驯服的外在原因。 亲爱的雷迪,请相信,一个刑法偏于严酷的国家,并不会使人们因此更加守法。而在刑法较轻的国家,人们害怕刑法,也不下于在刑法严厉而暴虐的国家。
他们并不曾一直升腾到光明的宝座,不曾听见响彻在天使仙乐中无法表达的言词,也不曾感觉上天可怕的震怒
在我们之间,爱情既激不起纷扰,也激不起狂乱。那是一种瘫软的情欲,它让我们的心情处于安静之中,因为多妻制使我们免受情欲的控制,并且使我们猛烈的欲望得到缓和。
波斯人信札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