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建筑史
外国建筑史内容简介
本教材第四版的改动,主要有两点:第一,文字整理更准确、更精练;第二,换了一批插图,更清晰一些,也有少量补充。
热门摘录
18世纪上半叶的超级巴洛克简直是狂乱的。一棵柱子可以有几个柱头,柱身痉挛地扭曲着,断折的檐部和山花像碎片一样埋没在乱七八糟的花环、涡卷、蚌壳等等之中。形式和构图变化突兀,不遵从任何理性的逻辑,一切都不稳定、混杂、毫无头绪。典型的例子是格兰纳达的拉·卡都牙圣器室(Sacristy de la Cartuja,1727 ~ 1764年)的内部。
16世纪初:市民建筑
16世纪末-17世纪:文艺复兴的影响
18世纪:德意志巴洛克和洛可可
17-18世纪:简洁平易的新风格
18世纪末-19世纪后半:德意志古典复兴
19世纪上半页:哥特复兴
两种形式主义倾向
维尼奥拉和帕拉第奥
道利亚府邸
广场
建筑理论
西班牙建筑的总体特征
银匠式
15-16世纪住宅特征
埃斯库里埃尔
超级巴洛克
西班牙的古典风格
正在这时形成的市民文化因此更多地渗透到教堂建筑中去。市民文化也已经改变了对基督教的信仰。市民们从信仰救世主转向信仰圣母。耶稣基督是严厉的最后审判者,使人望而生畏,而圣母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使人满怀得救的希望。教堂成了“无情世界的感情”。城市主教堂极大多数是献给圣母的......市民们在里面举办婚丧大事,教堂世俗化了。他们希望主教堂是美丽的,是欢乐的,是生气勃勃的。
‘黑暗的心灵通过物质接近真理,而且,在看见光亮时,黑暗的心灵就从过去的沉沦中复活。’
强大的生产力,使罗马人采取了与希腊人不同的对待自然的态度,希腊人侧重顺应利用,罗马人则不殚着力改造。
结构上区分承重的和围护的,受拉的和受压的;材料上区分结构的和装饰的,轻而弱的和重而强的,等等,这是分析的方法。分析的方法是科学的方法。有了分析,就必然有综合。分析越深入,综合方法就越进步。建筑创造是分析和综合的过程,罗马的建筑比希腊的进步的多了。
从罗曼奴姆广场到图拉真广场,形制的演变,清晰地反映着从共和制过渡到帝制,然后皇权一步步加强直到神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轴线对称的多层次布局,认识了它的艺术特质和力量,同时,也掌握了建筑和室外院落空间统一构图的技巧,用它们为巩固帝制、为神化皇权服务。
审美习惯是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决不是先验的。一种新的结构,新的材料,新的建筑处理,尽管又巨大的艺术造型上的潜力,但是,在初期,人们往往不能认识它,不知道如何利用它。这时候,传统就会发挥巨大的保守性,给新事物穿上陈旧的外套。
日本建筑没有中国建筑那样的雄伟壮丽,气象阔大;也没有朝鲜建筑那样的豪壮粗犷、刚强奔放。它以洗练简约,优雅洒脱见长。 日本匠师是使用各种天然材料的能手,他们对自然材料潜在美的认识能力,在世界上是出类拔萃的。
关于建筑的审美习惯,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对建筑的理性判断,而不仅仅是形象判断。 因此,当建筑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真正原则性的变化时……不是使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去适应旧的审美习惯,而是……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潜力的新形式和新风格 艺术的主题,它的思想内容,会对风格提出要求,但它们本身不是风格,风格包含在表现它们的方式之中,而这方式,却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受物质技术手段的制约
公共建筑-雅典风塔
宗教建筑的新形制
集中式纪念性建筑
古希腊住宅
外国建筑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