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

作者:朱栋霖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0

顾文姬评分

4

371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内容简介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全书分为上编(1917~1949)和下编(1949~1997),共37章。《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打破了中国现代文学、当代文学分立的惯例,以新的文学史观系统阐述了中国现代文学自1917至1997年的发展史;全面客观地评介了各时期的代表作家、部分曾被忽视的重要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内容的阐述注重从文学本体出发,吸收了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中外文学比较与文学接受,有益于启迪学生思维。《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文字顺畅,资料翔实,知识点系统合理,内容具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可作为高等学校中文专业的教材及考研参考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人类社会与文明的发展,就是人类一次一次地发现与认识自我的历史,也是人类面对自我如何协调、平衡、和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过程。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来指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共产党宣言》同样指出,在未来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文学是人学”。中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这是又一意义上的对人的发现。各种创作方法的形成决定于创作主体从何角度发现人、思考人。看重人的社会性、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就形成现实主义;着眼于人的心灵情感的,则倾向于浪漫主义;而认定人的心灵真实、潜意识的深刻性的,就走向现代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