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情操论

作者:亚当・斯密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1

顾文姬评分

5

43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道德情操论内容简介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在任何时候,如果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交际和谈话是帮助我们恢复平静的特效药,远远胜过其他一切手段。同时,交际和谈话也是心情平复和愉快的最好保护伞,对于自足和享受来讲,宁静的心情是不可或缺的。隐居和喜欢沉思的人,常一个人闷在家中,一味地回味自己的悲伤事或者生气事,就算他们比别人仁慈、宽容,还有高尚的荣誉感,但却很少能像普通世人那样具有平静的心情。

想象一下,一个女人因为涂脂抹粉而得到赞美,虽然她为此产生了一些虚荣感,但倘若赞美针对的仅仅是她的皮肤,这些赞美就更应是她想起自己脂粉下的真实肤色,由此引来别样的情感,并通过比较使她深感惭愧。所以,为那种空穴来风的赞美而感到高兴,是浅薄之徒最为轻率和懦弱的证明。这些称作虚荣心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正是那些装摸做样和坑蒙拐骗的恶习的基础。

在中国,一位淑女的脚如果大到适宜用来行走的话,那她就会被看成是其丑无比的怪物。

在文明国家中,以人道为基础的美德得到比以自我克制和对激情的控制为基础的美德更多的培养。在野蛮和未开化的国度家,情况完全相反——自我克制的美德得到比有关人道的那些美德更多的培养。 这些差别引起了其它许多并非不重要的差别。一个多少有些习惯于听从天性倾向的文明人变得坦率,豪爽和真诚。相反,被迫抑制和隐藏各种激情表现的野蛮人必然养成虚伪和掩饰的习惯。

当我们非常激动时,尽管我们努力用旁观者的眼光来审查自身,但我们仍然会被自己强烈的自爱激情把事情夸大和曲解。激情平息之后,我们往往能够以公正的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自己之前的处境,但此时除了徒然的懊丧和无用的忏悔之外,经常不会产生什么其他好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这些并不能保证我们将来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一般的道德准则的作用)

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只会让我们更郁郁不乐,虽然我们慷慨仁慈、自尊自爱,却很难获得烦人常有的平和心情。 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参加社交和谈话都是调节心情的好办法。

财富和地位经常得到应该只是智慧和美德才能引起的那种尊敬和钦佩;而那种只宜对罪恶和愚蠢表示的轻视,却经常极不适当地落到贫困和软弱的头上。

行善犹如美化建筑物的装饰品,而不是支撑建筑物的地基,因此作出劝诫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强加于人。相反,正义犹如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柱子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物必然会在顷刻之间土崩瓦解。

无论什么时候,由于微小的厌恶和不适,人们可以带着嬉闹和任性的心情合宜地抛弃生命。……不要埋冤不论什么时候你都有力量去摆脱的东西。

●当我们谴责某人过分爱恋、过分悲伤或过分怨恨时,我们不仅考虑到那些情感倾向产生毁灭性的后果,而且也考虑到引发那些情感的原因是多么的无足轻重。

●如果我们同伴的那些情感不仅和我们自己的一致,而且还领先并且引导我们自己的情感;如果他在形塑他的那些情感时,显然注意到许多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情况,并且他也显然针对所有不同的方面,把那些情感调整到和它们的对象极为匹配的地步,那么,我们不仅会赞许他的那些情感,同时还会感到惊奇,并且对他的那些情感非比寻常与出乎意外的敏锐与包罗广泛感到讶异,觉得他似乎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钦佩与赞扬。

●让我们大感钦佩,觉得似乎应该给予鼓掌喝彩的,是能够辨别出细微得几乎无法察觉的那种美丑差异的风雅人士,他们那种敏锐与细致的鉴赏能力;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开与理顺最错综复杂与纠缠不清的各种比例关系的老练数学家,他那种广泛精确的理解能力;是科学与文艺界的那些大行家,是引领我们自己的情感,是才能高超与品位优越到让我们大感惊奇与讶异的那些人。所谓知性美所受到的赞扬,大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我们的感官从来没有,也绝不可能,带给我们超出自身以外的感受;只有透过想象,我们才能对他的感觉有所感知。

我们的想象所能复制的,是我们自身的感官所感受到的感觉,不是他的感官所感受到的感觉。

然而,这一点并非普遍成立,亦即,并非每一种感情都会引起同情。有一些感情,当他们被表达出来的时候,一点也不会引起同情,相反,在我们弄清楚导致那些感情的原因以前,它们的表达指挥激起我们的厌恶与反感。

自然女神似乎教我们要比较厌恶去体谅愤怒的感情,甚至教我们在得知这种感情的原因以前,稍微倾向站在它的对立面。

对于未来,那婴儿完全无忧无虑的,因为他的懵懂无知与缺乏远见,让他拥有对抗畏惧与焦虑的免疫力;相对的,当他长大成人后,要使他免于人类内心这两大苦恼来源的肆虐,即使有再多的理智与学问企图保护他,也将徒劳无功。

恐惧,虽是个人幸福的一大毒害,却是抑制人类各种不义的伟大力量,它虽然折磨与抑制个人,却守护与保障社会。

特别喜欢以某种吹毛求疵的自爱原理演绎人类所有情感的那些作者,自以为根据他们自己吹嘘的原理,要解释这种快乐或这种痛苦,一点儿也不困难。他们说,人,由于意识到自己需要他人的协助,所以,每当他注意到他人表现出和自己一样的情感时,他就会高兴,因为那时候他自信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协助;而每当他注意到情形相反时,他就会懊恼,因为那时候他以为他们必定会和他作对。

当如果他们对我们所获得的恩惠无动于衷时,我们或许还能原谅他们,但如果他们对我们所遭受的伤害显得漠不关心,那我们一定无法忍受。

我们很少怨恨他们与我们的朋友不和,虽然我们有时候语序会因为那个缘故而别扭地假装与他们吵架;但如果他们和我们的敌人和睦共处,那我们一定会认真地和他们吵架。爱与喜悦的愉快感情,无需其他快感的辅助,便能够满足与鼓舞我们的心灵。而悲伤与怨恨这两种痛苦的情绪,则是更强烈地需要同情的抚慰。

如果我的憎恨超过我的朋友的义愤能够复合的成都;如果我的悲伤超过他最仁慈敏锐的同情心能够一道体会的程度;如果我的喜爱与赞美,或者过高或者过低,并不符合他喜爱与赞美的程度;如果当他只是露齿微笑,我却开怀大笑,或者相反的,当他开怀大笑,我却只是露齿微笑,在所有这些场合,一旦他考虑过引发情感的对象后,回头观察我怎样受到那个对象的影响时,按照他的情感和我的情感之间不一致的比例大小,我必定会立即招致他或多或少的责难;在所有这些场合,他自己的情感,是他据以评判我的情感的标准与尺度。

每一个人身上的各种官能,是他据以评判他人身上同一类官能的标准。我根据我的视觉评论你的视觉,根据我的听觉评论你的听觉,根据我的理智评论你的理智,格局我的怨恨或愤怒评论你的怨恨或愤怒,根据我的爱恋评论你的爱恋。我不但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任何评论他们的方法。

如果我们同伴的那些情感不仅与我们自己的一致,而且还领先并且引导我们自己的情感;如果他在形塑他的那些情感时,显然注意到许多被我们视而不见的情况,并且他也显然针对所有不同的方面,把那些情感调整到和它们的对象极为匹配的地步,那么我们不仅会赞许他的那些情感,同时还会感到惊奇,并且对他的那些情感非比寻常与出乎意外的敏锐与包罗广泛感到讶异,觉得他似乎值得我们给与高度的钦佩与赞扬。

我们预期一群陌生人对我们的同情会更少,所以,在他们面前,我们会装出更为平静的心情,并且总是会努力把我们的感情压抑在我们周围那一群人可望附和我们的那个程度。而这种平静的心情,不见得是假装出来的表象,因为,如果我们真是我们自己的主人,真能做到自我克制,那么,只要有一个普通的熟人在场,我们的心情便可真的平静下来,而且普通的熟人在场,将会比亲密朋友在场更为有效;而一群陌生人在场,则又比普通人在场更为有效。

这两种不同的努力,即旁观者努力要体会主要当事人的情感,以及主要当事人努力要把他的情感可知在旁观者能够体会符合的那个程度,是两组不同没得赖以建立的基础。

我们讨厌那种捶胸顿足、呼天撼地的悲伤,憎恶那种不加修饰,一味以长吁短叹,涕泪纵横,以及死缠烂打的悲叹恸哭要求我们同情的悲伤。但是,我们尊敬含蓄自制、沉默不语与庄严高雅的悲伤,这种悲伤只流露在眼睛泛红、流露在嘴唇与脸颊微微颤抖,以及流露在整体举止的疏离但感人肺腑的冷淡气氛中。这种悲伤强迫我们保持同样的沉默不语。我们毕恭毕敬地专心凝视着它,忐忑不安地注意我们整个人的举止东京,唯恐自己稍不合宜,就会把那全体一致的平静,把那需要如此巨大的努力才得以维持的平静给搅乱了。

都说失去一条腿比失去一个情人更为不幸。但是,如果一场悲剧的结果仅仅是失去一条腿,那么,这肯定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悲剧,而后一种不幸即使再微不足道,却造就许多出色的悲剧。

一切行为是应该得到赞同还是应该得到反对,决定于行为者的目的和意图。如果离开动机、意图去评价一个人的行为,我们既不会赞同也不会反对。

爱与欢乐的激情,无需添加额外的乐趣,就能使人由衷地感到心满意足,受益匪浅。悲伤与怨恨引发的痛苦,则继续同情之心加以治愈。

道德情操论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