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欣赏
唐宋词欣赏内容简介
《唐宋词欣赏》是四十多年前先生为广大读者欣赏唐宋词的需要而说解的,大半由先生的助手怀霜记录整理,经先生改定,发表于杭州、上海和香港的报刊上。这些记录下来的说词文字,与无拘束的谈说相比较,其鲜活的意味似乎有所减杀;又因当时环境所限,有些话不能说得很畅,且难免说几句套话,但其见解的精警和说词的鲜明特点仍然存在。它虽然不同于先生的词学专著,却能为大众说法,深入浅出,可读性强,使唐宋词面向更广大的读者群,这也是先生的一大功德。
热门摘录
词用长短句,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音乐;另一方面,也为了更容易表达复杂的感情—既可以是慷慨激昂的,也可以是委婉细腻的。
汉魏六朝的乐府诗,用长短句的逐渐多了,但总不及唐宋词那样用得广泛。
辛弃疾的《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这是他初到江南时写的,他想发挥自己的才力来改变当时的现实,但是愿望不能实现。它的上片的结尾说:“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落日楼头”暗喻国事的危急,“断鸿声里”两句,暗喻自己是潦倒、飘零在南方的一个爱国志士。看“吴钩”(吴钩就是刀),表示雄心壮志。拍“阑干”高歌,表示忧愤。“无人会,登临意”两句引起下片的全部内容。这首词用错落不齐的句子,低昂应节的音调,表达他壮志不酬的感慨。
词最初是从民间来的,它的前身是民间小调。随着唐代商业的发展,都市的兴起,为适应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同时由于音乐、诗歌的发展,词在民间就流行起来了。
“敦煌曲子词”,是指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县的一个石窟里发现的几百首写本的曲子词。这些词是唐朝的民间词,它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其中有描写在异族统治下沦陷区人民怀念祖国的爱国感情的
欧阳炯作的《花间集叙》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案香檀。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诗近李商隐,韦庄诗近白居易。 温庭筠: 出身于没落贵族家庭,虽然一生潦倒,但是一向依靠贵族过活。他的词主要内容是描写妓女生活和男女间的离愁别恨的。他许多词是为宫廷、豪门娱乐而作,是写给宫廷、豪门里的歌妓唱的。为了适合于这些唱歌者和听歌者的身份,词的风格就倾向于婉转、隐约。 温庭筠词的特色:一是外表色彩绮靡华丽,二是表情隐约细致。
韦庄: 在五代文人词内容日益堕落的时候,重新领它回到民间抒情词的道路上来,他使词逐渐脱离音乐而有它的独立生命。 韦庄这类酣恣淋漓近乎元人北曲的抒情作品,在五代文人词里是很少见的 我们若从韦庄词整个风格看,应该说他的作品的最大特征,是把当时文人词带回到民间作品的抒情道路上来,又对民间抒情词给以艺术的加工和提高。这是他在词的发展史上最大的功绩。
晚唐五代文人作词的动机大多数是为了供皇家、贵族和士大夫们的娱乐,而不是为了写自己的真实情感的。
南唐、西蜀这两个国家的都城,一个在长江下游的南京,一个在长江上游的成都。这是两个很富庶的地方,又都没有遭到五代的兵祸,他们的统治阶级和宫廷贵族过着歌酒升平的生活。
北宋词坛出现这样感情深厚、气概阔大的小令,是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词风转变的开端,是苏轼、辛弃疾豪放词的先驱。
自苏词出,创立了豪放派的词风,扩大了词的题材,对词境起了开疆拓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词这种文学形式为社会服务的功能。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昆曲《夜奔》中有这样的唱句:“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摸鱼儿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用散文句法入词,用经史典故入词,这都是辛弃疾豪放词风格的特色之一。
辛弃疾的《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唐宋词欣赏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