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因比论汤因比
汤因比论汤因比内容简介
1972—1973年间,英国“自由欧洲”电台播出了一组广播对话节目。对话双方,一位是电台播音员厄本,另一位便是被誉为“国际性智者”的著名历史家汤因比。对话以生动的言辞、敏感的话题、独到的见地,谈古论今,纵论时势,引起当时世界各地关注。本书即是在汤因比与厄本的广播对话记录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的。由于意识形态上的隔阂和认识上的片面,汤因比对战后东欧、前苏联以及中国的某些看法未免失之偏颇,但汤因比对历史本质的认识、研究历史的方法以及他的一些见解,确实发人深省。
热门摘录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即一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发生了重大逆转以后,接踵而来的就是内战。就拿15世纪的英国历史来说吧,我们曾遭到的最大挫折之一是贞德的抵抗。我们尽管被不光彩地赶出了法国,却没有感动他们是灾祸的一方;相反,此后在英国很快就爆发了一场非常野蛮的内战,即玫瑰战争。因此,这种勾心斗角和野蛮状态也许是社会地位下跌而不得不力图逆来顺受的心理上的效应。
我尤其强调,我不同意伯里关于“历史是一门科学,不多也不少”的宣言……他的失败给了他的那些著作以很高的价值。虽然在理论上有他的原则,伯里在实践上仍然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爱因斯坦把为狭窄的智能拆散了的东西合为一体,从而做出了划时代的伟大发现
西方按数字说是少数,而且技术上的优势既然只是一份会逐渐减少的的资产(因为别人早晚总是会学会西方发明的东西),故而十分重要的是——也是为了西方的利益——应该即使降到与别人平等的地位,而不要紧紧抓住权利不放以致被人推翻,最后弄得地位颠倒过来。但这不是反西方而是亲西方的:是一种希望西方文明保存下去已成为许多不同文明之一的愿望。
汤因比出身于正统的英国国教家庭。《圣经》及其历史观对他影响颇深。汤因比自己的话说:尽管我够不上基督徒的标准,但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三家对历史的态度显然浸透了我并且一直与我相随。
人类社会那些最令人生畏的成就竟是自我毁灭性的。
汤因比论汤因比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