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黯国度
幽黯国度内容简介
1962年,奈保尔首次踏访印度-他父祖辈的家园。从孟买、德里、加尔各答,再到他外祖父的故乡,这个有着暖味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与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疏离、鄙夷与失落。春了一贯的冷嘲热讽与孤傲尖酸中,后殖民情境中的印度乱象是那么的令人无奈与绝望。这一年的印度之旅其实也是他企图探询自己的历史与身份认同的内心之旅,而他的收获却是看到:印度属于黑夜-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一段漫长的旅程。本书被奈保尔写得像画家做的画,可以说,不论他以何种文学形式书写,他都是个大师!
热门摘录
你可不能抱怨这家旅馆不干净。没有一个印度人会同意你的看法。低格清洁工人每天准时上班,而在印度,只要准时上班就不会有人找你麻烦。身为清洁工人,你可不一定要拿起扫帚,认认真真把地板打扫干净。那只是附带的职责。你的真正职责是“担任”清洁工人,当一个下贱的人,每天做一些下贱的动作。譬如说,打扫地板上时你必须弯着腰,驼着背。
东方世界正式展示在我眼前:脏乱,盲动,喧嚣,突如其来的不安全感——你突然发现,四海之内皆非兄弟,你的行李随时都会被人摸走
这些东西受到珍惜,因为它们来自印度,但外祖母继续使用它们,直到这些东西全都残破了,腐朽了,而她老人家并不会因此感到懊恼,悔恨。后来我才领悟到,这就是印度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习俗必须保留,因为它是古老的东西。这就是薪火相传。至于究竟有没有一个古老的过往文明支撑这种传承,却不是挺重要的。古老的东西,无论它是一副笈多王朝神像或是一张神床,不管它有多神圣崇高,都必须让人使用,直到它残破腐朽,不堪使用为止。
后来我才领悟到,这就是印度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习俗必须保持,因为它是古老的东西,这就是薪火相传。至于究竟有没有一个古老的过往文明支撑这种传承,却不是那么重要。古老的东西,无论它是一尊笈多王朝神像还是一张绳床,不管它有多神圣崇高,都必须被人使用,直到它残破腐朽、不堪使用为止。
在印度,一般人也会被他们所属的种姓阶级染上特定的色彩,尤其是事先公布种姓身份,不管这样做是出于善意或恶意。
印度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因此,对它的贫穷感到愤怒是没有用处的。
我终于领悟,在印度这个国家,你随时可以找到逃避的窍门。几乎每一座城镇都有一个比较祥和而且干净的角落,让你躲藏在那儿,疗伤止痛,恢复你的自尊心。在印度,最容易也最应该被视若无睹的东西就是那些最显眼的现实。
情欲就像怜悯,是希望的改良品。
这个古国,在过去一千年间,并未拥有自己的王室和本土贵族统治阶层,早已经学会挪出一些空间(但那也只是在社会的顶层)容纳外来的入侵者。在这一千年中,外在的模仿对象不断变换,但内在世界永远保持不变,而这正是印度人生存的秘诀。
邦迪对待欧洲的态度,就像一位好色的清教徒:他瞧不起被他诱奸的女人。
他们张开双臂接纳西方的东西,但内心深处却不自觉地排拒这些东西蕴含的价值观。
脑力和体力分离的结果,使印度人成为世界上寿命最短、最缺乏随机应变能力、最受剥削的民族。
公共卫生牵涉到种姓阶级制度;种姓阶级制度造成印度人的麻木不仁、欠缺效率和无可救药的内斗;内斗使印度积弱不振;积弱不振导致列强入侵,印度沦为殖民地。
而在印度,只要准时上班就不会有人找你麻烦。身为清洁工人,你可不一定要拿起扫帚,认认真真把地板打扫干净。那只是附带的职责。你的真正职责是“担任”清洁工人,当一个下贱的人,每天做一些下贱的动作。
阶级是一种奖惩制度。印度的种姓阶级把每个人禁锢在他的身份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牵涉到奖惩,职务和责任就变得无关紧要。所谓“人”,就是他对外宣示的身份和功能。在这方面,印度人是直截了当的。穷人一定是瘦子,富人一定是胖子。
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都是一座孤岛,人人只为自己的“功能”负责,而功能是每个人和上帝之间的私人契约。实现一己的功能,就是实现《薄伽梵歌》所倡导的无私精神。这就是种姓阶级制度。毫无疑问,刚开始时,它是农业社会的一种有效的分工,但如今它却分隔“个人功能”和“社会义务”,分隔“职位”和“责任”。它变得欠缺效率,充满破坏性。它创造一种心态,阻挠所有的改革计划。它使印度人热爱演说。它使印度人耽于姿态和象征性的行动。
这些仪式和习俗,并不是经过千百年慢慢发展出来的。一个外来的征服者,一夕之间,把这整套仪式强加在被征服的民族身上,取代另一套仪式——后者,毫无疑问也曾一度被认为不可改变,无可替代,但如今却连一点痕迹也没遗留下来。克什米尔人特有的、中古世纪式的思维,能够把一座数百年前建造的城堡,随随便便说成具有五千年历史。同样,他们也有本领把三四百年前发生的事件遗忘得一干二净。就是因为欠缺历史意识,他们才那么容易改变宗教信仰,而且改变得极为彻底。
在我们看来,文盲是一种缺陷。但对居住在一个比较单纯的世界里的天资异常聪颖的文盲来说,识字也许是一种累赘,反而会使人们的情感和知觉变得更加迟钝。也许,在他们眼中,读写能力只是抄写员应该具备的谋生技能。
诚如印度人一再指出的,英国人拒绝融入印度社会,最后他们全都逃回英国。他们并没留下崇高不朽的纪念碑,他们也没留下任何宗教,除了作为值得奉行的行为准则的“英国性格”——骑士作风加上法治观念,在印度人心目中,这种精神是独立存在的东西,可以跟英国的殖民统治、种族优越感和今天的没落分隔开来。
独立十五年后,印度在很多方面仍旧是一个殖民地。它的主要产品,依然是政客和空谈。
搭乘火车,或开着汽车行驶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这时从车窗望出去,你会觉得,印度需要的只是同情和怜悯。这是一种廉价情感。也许印度人的看法是正确的:我那种悲悯——非常勉强、非常造作的一种情感,使我扭曲了人性。它使人们疏离,它让我在这些单纯而朴实地展示人性的音乐会上,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愤怒、怜悯和轻蔑,本质上是相同的一种情感。它们并没有价值,因为它们不能持久。你若想了解印度,就必须先接受这些感情。
这个世界的生命证实了另一个世界的死亡,然而,另一个世界的死亡却也凸显出这个世界的虚假。
印度教徒说,世界是一个幻象。我们常常把“绝望”二字挂在嘴边,但真正的绝望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从一个看似琐碎的、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现象——出席重要政治会议的代表,在走廊上随便拉撒——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探讨整个印度社会的病根。公共卫生牵涉到种姓阶级制度;种姓阶级制度造成印度人的麻木不仁、欠缺效率和用于内斗;用于内斗使印度积弱不振:积弱不振导致列强入侵,印度沦为殖民地。这就是甘地看到的印度,而这个印度在土生土长的印度人眼中,是不存在的。若想看到这样的印度,你必须具备西方人的那种直接、单纯的眼光。
不久前,马尔康·穆格瑞奇在一篇文章中说,硕果仅存的真正英国人,几乎都是印度人。这句话发人深省,只因为它承认,所谓英国“性格”其实是幻想的产物。通知印度数百年的蒙兀儿人也是外来民族,也一样拥有荒诞不经的幻想,但最后他们全都融入了印度。诚如印度人一再指出的,英国人拒绝融入印度社会,最后他们全都逃回英国。 追根究底,英国在印度的统治经验所显示的是,英国人跟他们自己的关系,而不是英国人跟他们统治的那个国家的关系。严格说,这不是帝国主义作风。它直陈的并不是英国殖民统治的善恶、是非,而是它的缺失和挫败。
虚夸的自我评价、粗糙的石雕工艺、滥用外国语言——这些现象串联在一起,正好反映出印度的现状。
伊斯兰教创立者穆罕默德生前并无子嗣,亦未制定继承人。他逝世后,伊斯兰教分裂成两大政教派系——什叶派(Shiah)和逊尼派(Sunni,亦称正统派),逊尼派的名称源自“逊纳”(Sunna)。这是一部传统的律法,据说是根据穆罕默德的言行编集而成,被视为《可兰经》的补充典籍,具有和《可兰经》同等的效力。逊尼派声称,他们有权任命先知的继承人。什叶派坚持,穆罕默德的表弟阿里(Ali)和他的子孙才是正统、合法的继承者。
对印度人来说,“紧急状态”意味着:某些公民权利的中止或撤销;使谣言和恐慌加速蔓延的新闻检查制度;充斥报纸的口号式大字标题。
印度教徒说,世界是一个幻象。我们常常把“绝望”二字挂在嘴边,但真正的绝望隐藏在内心深处,只能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直到返回伦敦,身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异乡人,我才猛然醒悟,过去一年中,我的心灵是多么地接近消极的、崇尚虚无的印度传统文化;它已经变成了我的思维和情感的基石。
甘地要求民众关注这些现象,可谓用心良苦,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不仅仅是公共卫生。从一个看似琐碎、不值得大惊小怪的现象——出席重要政治会议的代表,在走廊上随便拉撒——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探讨整个印度社会的病根。公共卫生牵涉到种姓阶级制度;种姓阶级制度造成印度人的麻木不仁、欠缺效率和勇于内斗;勇于内斗使印度积弱不振;积弱不振导致烈强入侵,印度沦为殖民地。这就是甘地看到的印度,而这个印度在土生土长的印度人眼中,是不存在的。
幽黯国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