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学史稿

作者:陈伯海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5

顾文姬评分

暂无评分

唐诗学史稿内容简介

唐诗,以其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去从事审美的探险,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清理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大有利于开拓人们的诗学视野。本书立足于接受学的原理,将一千多年来的唐诗学术史视以为历代诗家对唐诗传统的接受史,以接受过程中唐诗观的建构与流变为轴心,横向上涉及诗歌的选、编、注、考、点、评、论、作多种形记,纵向上勾画出唐诗学由萌生、成长、盛兴、总结以至更新的演化轨迹,为这门学科的建设奠定了基础。爱好唐诗而又企望在学理上有所加深的人,可以从本书获得系统的知识来源。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元明易代以来,从皇帝到士人都复古为强国兴邦的有效途径,都把前朝盛世如唐代看做自己的奋斗目标。其时弥漫的复古思潮,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民族心理的显现。这一复古思潮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有明一代的主流思潮,为唐诗学的盛兴提供了空前契机。

弘治即位以来,整饬吏治,任用正臣,尊重内阁,革除前朝弊端,全面推行新政,在位18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欣欣向荣。史家多称“弘治中兴”。

朝唯一不施“廷杖”的皇帝。少数未有“文字狱”的皇帝之只一。 这使得明初以来备受压制的诗人终于挺起腰杆,鼓足信心和勇气,士人积极进取希图再创汉唐盛世。 前七子便是“弘治进士”,他们高唱“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模拟汉唐高格逸调,正式这种理想心态的体现。 在他们心里,有明代才能追步并超越汉唐。

明初以来,政治上强化君权,削弱臣权,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士大夫特别是普通士子社会地位很低。为在思想领域推行专制政策,朱元璋起即大力提倡程朱理学。 借复古的时代思潮,否定不合理的现状,既是一种需要,也是一种机智。明人对“主理”的宋诗的厌恶,对“主情”的唐诗的推崇,曲折地反映了它们对现存秩序及其思想专制的不满,正是他们叛逆心态的表现,

以致出现了像《唐五十家诗集》、《唐百家诗》这样大型的汇刻以及《唐诗纪》、《唐诗类苑》、《四唐汇诗》 《唐诗统签》之类集成性总集。

前后七子倡导的一整套格调论唐诗学猪样,之所以能得到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并产生深远影响,与倡导者的“人多势众”分不开。

唐诗学史稿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