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之书
西藏生死之书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说是西藏版的《神曲》,如果但丁不是信奉基督的诗人,而是潜研佛学的居士,那么他留传后世的,可能就不是神游天堂与地狱的见闻,而是论述因果轮回的《西藏生死书》了。本书无疑是当代伟大的生死学巨著,一本实用的临终关怀手册;它提供给读者的,不仅是有关死亡和临终的理论性描述,尤为可贵的它还提供了具体实践的方法。它认为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书中,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生命的真义,如何接受死亡,以及如何帮助临终者和亡者。
热门摘录
禅定可以把心带回家,但首先要修习专注。 从前,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佛陀面前,请问坐禅的方法。佛陀告诉她,在井里汲水的时候,手的每一个动作都要了了分明,如果做到这一点,她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处在清醒和旷达的宁静中,那就是禅定。
计划未来就像在干枯的深渊钓鱼; 再怎么努力都不能尽合你意, 还是放下一切计谋野心吧! 如果你要思考些什么的话 请想想漂浮不定的死期……
痛苦可以是一个深度的自然净化过程的一部分。
当认证了心性,就叫涅磐;当它被迷惑蒙蔽了,就叫轮回。
我就在这里陪你,我爱你。你将要去世,死亡是正常的事。我希望你可以留下来陪我,但我不要你再受更多苦。我们相处的日子已经够了,我将会永远珍惜。现在请不要再执着生命,放下,我无比诚恳得允许你去世。你并不孤独,现在乃至永远,你拥有我全部的爱。
时常认知生命犹如梦幻,减低执着和嗔怨。对一切众生生起善心。不管他人如何对待你,都要保持慈爱。不管他们做什么,只要你当它是一场梦,就会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关键是在梦中保持正面的意图,这是最重要的一点。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虽然行动的后果可能还没有成熟,但只要有适合的条件,它们终将成熟。我们通常都会忘记自己做了些什么,往往很久之后,才会受到果报。那时候,我们已无法将它们与原因联系在一起。
如果人们相信今生之后还有来世,他们的整个生命将会全然改观,对于个人的责任和道德也将了然于胸。上师们怀疑,如果人们丝毫不信这一世之后还有来世,必然会创造出一个以短期利益为目标的社会,也不会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多加考虑。目前我们已经创造出一个残暴的世界,一个很少有真正慈悲心的世界,难道上述心态不是主要致因吗?
有句名言:“如果心不造作,就是自然喜悦,这就像水如果不搅动,本性是透明清澈的。”
在你的生命中,一直有两个人活在你身上。一个是聒噪、要求很多、歇斯底里、诡计多端的自我;另一个是隐藏的精神生命,它宁静的智慧声音,你偶尔才会听到或注意。
我们的行为常常会延后呈现果报,甚至延到来世。我们无法指出是哪一个因造成某一个果,因为任何事件都是许多业成熟之后集合在一起的复杂结合体。因此,我们都会以为事情是“偶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如果每一件事都很顺利,我们就称之为“好运”……诚如佛陀所说:“现在的你,是过去的你所造;未来的你,是现在的你所造。”莲花生大士进一步说:“如果你想知道你的过去式,看一看你现在的状况;如果你想知道你的未来世,看看你目前的行为。”(p114)
把未来世看得比这一世更重要,因为有更多的未来世正等着我们。如果为了这一世而牺牲所有未来世,那就好像把一辈子的储蓄统统花在一次豪饮上,疯狂地忽视其后果。但如果我们能够观察也得法则,在心中唤起慈悲的善心,如果我们能够净化心灵,逐渐唤醒心性的智慧,那么我们将可以变成真正的人,最后证悟。(p120)
万物的本性都是虚幻短暂的。
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喜悦,完全来自希望他人快乐;这个世界上不管有什么样的痛苦,完全来自希望自己快乐
我们面对的将还是赤裸裸的自己:一个我们不认识的人,一个另我们焦躁的陌生人,我们一直都跟他生活在一起,却从来不想真正面对他,我们总是以无聊或琐碎的喧闹和活动来填满每一个时刻,以保证自己不会单独面对这位陌生人
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发现中道,学习不沉溺于现代生活的享受。其中的关键在于要单纯,不要过分扩展外界活动,而是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简单。 戒律就是做合适或适当的事。 人生唯一重要的目标:学习爱他人和获得知识
生命中的逆境,都是在教我们无常的道理,让我们更接近真理。
大多数人以为“轮回”这个名词隐含某种“东西”在轮回,它从一生旅行到另一生。但在佛教里,我们不相信有一个独立和不变的实体,譬如说灵魂或自我可以在肉体死后还存在。我们相信,让生命和生命之间相联系的,并不是一个实体,而是终极最微细层面的意识。
姿势:你要坐如山,像山那么稳固、坚定与雄伟。(p80) 一旦你觉得心安静了,就要逐渐睁开眼睛,你会发现你的视线变得比较安详宁静。……这里由一个要领:每当你心乱时,最好降低视线;每当你混混欲睡时,就要把视线抬高。(p81) 三种禅坐方式(p83):使用一个对象、念咒、观呼吸
因此,无论生起怎样的思想和情绪,就让它们生起和消退,像大海的波浪一般。不管你发现你在想些什么,就让那个思想生起和消退,不要加以限制。不要紧抓它,喂养它,或纵容它;不要执著,不要让它具体化。不要随着思想跑,也不要迎请它们;要像大海看着它自己的波浪,或像天空俯视飘过的云彩。(p92)
看,禅定就像这个:当过去的思想停止,未来的思想还未升起时,当中不是有个间隙吗?那就对了,延长它,那就是禅定。(p93)
当我吃饭的时候,我就吃饭;当我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p98) 这句名言的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都要全然在当下,绝不可以让自我的分心阻止你清醒,这就是结合。
无法学习会让我们变得封闭而执著。执著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为无常让我们感到痛苦,即使一切都会改变,我们还是死命地执著。我们害怕放下,事实上是害怕生活,因为学习生活就是学习放下。这就是我们拼死拼活去执著的悲剧和嘲讽所在:执著不仅是做不到,反而会带给我们最想要避免的痛苦。
不可以过分期待,因为精神的成长需要时间。精神的旅程是一种持续学习和净化的旅程。
我们是旅人,是流浪者,不能久候。
我们不需要寺庙,不需要复杂的哲学。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心就是我们的寺庙。我的哲学是善心。
放下才是通往真正自由的道路。 通过各种改变的考验,我们可以学习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
整个生命便是在教我们如何发掘那颗强烈的善心,并训练我们实现它。
逻辑的心似乎有趣,却是迷惑的种子。
如果你是在一个不变的状态中,那就是本觉。
西藏生死之书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