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岸的诱惑
对岸的诱惑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写20世纪上半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人物——西方人来中国,中国人到西方,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些什么。为什么集中写上半期?因为下半期这种交流相当少,虽然因此而神游者反而越来越多,例如萨特神游文化革命的中国。引文:“但是文化交流的基础,不是对异国文化的知识,而是对自身文化的卓见——真正起作用的,必须是误读,而有意义的误读,只有关注自身文化的思想者才能做出。”(p.7)
热门摘录
美国女诗人、《诗刊》主编哈丽特·蒙罗二度访华时,艾请她看京戏,锣钹齐鸣,胡琴尖细,蒙罗无法忍受,手捂耳朵仓惶逃走。艾克敦对此有一解:西方人肉食者鄙,因此需要宁静;中国人素食品多,因此喜爱热闹。“我吃了几年中国饭菜后,响锣紧鼓对我的神经是甜蜜的安慰。在阴霾的日子,只有这种音乐才能恢复心灵的安宁。西方音乐在我听来已像葬礼曲。”
但文化交流的基础,不是对异国文化的认识,而是对自身文化的卓见——真正起作用的,必须是误读,而有意义的误读,只有熟悉自身文化的思想者才能做出。从这个意义上说,跳出新舞步的任务,必然是业余舞者。
文学史上有许多不公平的,真正有大成就的大作家往往在很长时间内默默无闻,直到被独具只眼的批评家“重新发现”。夏志清先生就曾经自豪地指出,他重新确定了沈从文、钱钟书和张爱玲三个大作家的地位。
我发现细心的外国诗人对中国古典诗歌中细腻的心理转折似乎比我们更敏感。或许是语言的关系,我们对五言诗的语言程序过分熟悉,平稳的节奏和甜腻的乐感,往往抵消了诗歌形象的冲击力。而一旦用别样语言写出,原程序丢失了,形象就突然生机勃勃。
对岸的诱惑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