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对刑事强制措施的基本理论和各项措施的具体运用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总论共五章,主要从宏观角度对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概述、历史沿革、原理、变更和撤销以及系统论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下篇分论也为五章,主要从微观角度对立法确立的五种强制措施逐一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总论第一章明确指出:刑事强制措施制度是统治阶级为保证刑事诉讼顺利进行,实现刑事诉讼的目的,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刑事强制措施的种类、适用的主体、对象、条件和程序等项内容的总称。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不宜用强制处分一词代替强制措施,两者内容大相径庭而不仅仅是一种称谓上的区别。强制措施的对象应当是人,不应当包括物,否则就难以与刑事诉讼中有关物的诉讼行为相区别。强制措施具有强制性、预防性、时间性、法律性和依附性等属性。强制措施既涉及国家司法机关的职权分担,又涉及公民权利的保护,因此,强制措施的法律渊源表现为宪法、刑事诉讼法、逮捕拘留条例等其他有关法律和司法机关关于刑事诉讼法的实施细则及其司法解释等。考察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的历史沿革,也是强制措施制度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总论第二章以外国和中国强制措施制度的历史沿革为主线,对中外强制措施制度发展的轨迹作了历史性的府瞰,从而对强制措施制度的发展趋势作出尝试性的预测。强制措施与刑事诉讼目的、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强制措施与人权保障以及强制措施适用中的法律监督等问题,构成了强制措施原理的核心内容。一般而言,刑事诉讼目的对强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强制措施也是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有力工具;同时,强制措施对刑事诉讼目的实现,亦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是指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中的存在及其属性、对人们尤其是统治阶级的需要的满足。公正、效率与效益是当代国家进行刑事诉讼所追求的三大价值目标,因此,强制措施与公正、效率、效益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正确理解这些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强制措施的诉讼价值。将被告人在强制措施中的应有权利转化为法定权利,并通过依法正确适用强制措施予以保障,使之成为实有权利,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人权具有重要意义。强制措施是国家司法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极可能被滥用,因此,必须对强制措施的适用进行法律监督,并建宜适用强制措施的责任制度。强制措施的变更和撤销是强制措施适用中的一般性问题,强制措施变更权、撤销权是强制措施变更或者撤销的核心问题。本书总论第四章将强制措施的变更权
刑事强制措施制度研究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