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传

作者:罗银胜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32

顾文姬评分

4

59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杨绛传内容简介

.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颉眼客光忆见初 藏新漫。 不知洗几时面, 曾取红花和雪无

杨绛和钱锺书白天除了上课,经常结伴出去坐一会儿咖啡馆注意从社会学习语言和汲取知识,或者一起逛逛旧书肆;晚上一般都回到公寓,不改旧习,发愤读书,青灯黄卷长相伴,不亦乐乎。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我们的爱情到这里就可以了, 我不要它溢出来

这种话只有幽默感十足的杨绛才说得出,叫人忍俊不禁。在“文革”这一特殊条件下,杨绛认为,“收拾厕所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一可以躲避红卫兵的“造反”;其二,可以销毁“会生麻烦的字纸”;其三,可以“享到向所未识的自由”,摆脱“多礼”的习惯,看见不喜欢的人“干脆呆着脸理都不理”,“甚至瞪着眼睛看人,好像他不是人而是物。绝没有谁会责备我目中无人,因为我自己早已不是人了。这是颠倒过来”了意想不到的妙处” 。

在杨绛的笔下,没有高大的英雄人物,只有很平常、很普通的入物,不管是可亲可爱的,还是可憎可恶的,抑或是可悲可叹的人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演绎的是这些寻常人物的家长里短,因而更带有生活气息。

走进杨、钱锺书的家里,只觉得满室书香。他们把客厅与书房合二为一了,主要空间都被书柜和书桌占据着。两张老式的单人沙发挤在一隅,权且待客。简朴的房间里,最醒目的是大小书柜放满书籍:中文与外文、古典与现代杂陈,显示着两位主人中西文化贯通。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站在城外的人想冲进去, 婚姻也罢、事业也罢,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

尽管已经一百岁高寿了,杨绛的日常起居照常如初,地柱性到凌晨一点才睡觉,六点多起来,年事虽高,九、十点钟是下楼小区“遛弯”,吃完午饭后再睡个午觉,作息有规每天坚持写作,甚至练字。

不懂得拒绝一事,往往是方便了别人为难了自己,在人生前进的道路上不懂拒绝而背上了许多负累,难免会拖慢脚步拒绝是守住自己底线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勉强去做,总归是做不好,倒不如把这个选择的机会还给别人,别耽误了别人的时间。

火车过蚌埠后,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屋,有的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窗外景色不改。杨绛叹气说:“这段路最乏味了。” 钱穆说:“此古战场也。” 经钱穆这么一说,杨绛觉得,历史给地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她对绵延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趣。钱穆对她讲,哪里可以安营,哪里可以冲杀。尽管战死的老百姓早已不知去向,但她仍不免产生了吊古之情,直到“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在望,才离开这片辽阔的“古战场”。

钱锺书这天来看了夫人四次。她是前一天由汽车送进产院的。她的寓所离产院不算太远,但公交车都不能到达。钱锺书得横越几道平行的公交车路,所以只好步行。他上午来,知道得了一个女儿,医院还不让他和夫人见面。第二次来,知道夫人上了闷药,还没醒。第三次来见到了他的夫人,这时杨绛已从法兰绒包包里解放出来,但是还昏昏地睡,无力说话。第四次是下午茶之后,她已清醒。护士特地把娃娃从婴儿室里抱出来让爸爸看。 钱书仔仔细细看了又看,看了又看,然后得意地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

杨绛夫妇的生活尽管忙乱,然而钱钟书的“痴气”时而“发作”,倒为生活平添了几分欢乐。杨绛介绍说:“锺书的“痴气”书本里灌注不下,还洋溢出来。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写字困上来,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搞恶作剧,只给我画了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

杨绛第一个到海关,很悠闲地认出自己的一件件行李。钱锺书随后也到了。海关人员都争看他们的“中国娃娃”,行李一件也没査。他们表示对中国娃娃的友好,没打开一只箱子,笑嘻嘻地一一画上“通过”的记号。对此,杨绛顿生好感:觉得法国人比英国人更关心并爱护婴儿和母亲。

杨绛记得他们三个站在客厅东南隅一张半圆形的大理石面红本桌子旁边,有人靠着墙,有人靠着窗,就那么站着同吃鸡肉包子,且吃且谈且笑。陈衡哲在客厅的这一边从容地为他们调咖啡,杨绛则在旁边帮忙。他们吃完包子就过来喝咖啡。

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其实他并不是一味板着脸的人。我闭上眼,最先浮现在眼前的,却是个含笑的傅雷。他两手握着个烟斗,待要放到嘴里去抽,又拿出来,眼里是笑,嘴边是笑,满脸是笑。

隐约模糊中,才容许你做梦和想象。距离添了神秘。看不见边际,变为没边没际的遥远与阔。云雾中的山水,暗夜的星辰,希望中的未来,高超的理想,仰慕的名人,心许的“相知”——隔着窗帘,惝迷离,可以产生无限美妙的想象。如果你嫌恶窗帘的间隔,冒冒失失闯进门、到窗帘后面去看个究竟,赤裸裸的真实只怕并不经看。像丁尼生诗里的“夏洛特女郎”,看厌了镜中反映的世界,三步跑到窗前,望一望真实世界。她的镜子立即破裂成两半,她毁灭了以前快乐而无知的自己。

只见“阱里压压挤挤的蛇,一条条都拼命钻出脑袋,探出身子,把别的蛇排挤开,压下去;一个个冒出又没入的蛇头,一条条拱起又压下的蛇身,扭结成团、难分难解的蛇尾,你上我下,你死我活,不断地挣扎斗争。钻不出头,一辈子埋没在下;钻出头,就好比大海里坐在浪尖儿上的跳珠飞沫,迎日月之光而斗辉,可说是大丈夫得志了”。

她补了一条裤子,坐处像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钱锺书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儿,随处都可以坐下。她还说: “不筹备得太周全,只需等我也下去,就可以照看他。”

“这是吉兆,也许你要离开此处了。死鼠内脏和身躯分成两堆,离也;鼠者,处也。”杨绛听了大笑,凭他运用多么巧妙的圆梦术或拆字法,也不能叫她相信他为她编造的好话。

杨绛想起这事仍然心上不服。过一天钱钟书到菜园来,杨绛就说:“必定是你的黑材料作祟。”他说无聊,事情已成定局还管它什么作。杨绛承认自己无聊:妄想已属可笑,还念念在心,洒脱不了。

“我们只求摆脱羁束,到处阅历,并不想为非作歹”。并且“消失于众人之中,如水珠包孕于海水之内,如细小的野花隐藏在草丛里,不求‘勿忘我’,不求‘赛牡丹’,安闲舒适,得其所哉。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尽管古人把书说成“浩如烟海”,书的世界却真的“天涯若比邻”,这话绝不是唯心的比拟。世界再大也没有阻隔。佛说“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极了。书的境地呢,“现在界”还加上“过去界”,也带上“未来界”,实在是包罗万象,贯通三界。而我们却可以足不出户,在这里随意阅历,随时拜师求教。

钱锺书绝对不敢以大师自居。他从不厕身大师之列。他不开宗立派,不传授弟子,也不号召对他的作品进行研究一一严肃认真的研究不用号召的,号召能招来什么?《钱锺书集》不是他的一家言。

文章扬人之恶,也删。因为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

我们夫妇常说:但愿多一二知己,不要众多不相知的人闻名。人世间留下一个空名,让不相知、不相识的人信ロ品评,说长道短,有什么意思呢。

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我这也忍,那也忍,无非为了保持内心的自由,内心的平静。你骂我,我一笑置之。你打我,我决不还手。若你拿了刀子要杀我,我会说:“你我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为我当杀人犯呢?我哪里碍了你的道儿呢?”所以含忍是保自己的盔甲抵御侵犯的盾牌。我穿了“隐身衣”,别人看不见我,我却看得见别人,我甘心当个“零”,人家不把我当个东西,我正好可以把看不起我的人看个透。这样,我就可以追求自由,张扬个性。所以我说,含忍和自由是辨证的统一。含忍是为了自由,要求自由得要学会含忍。

杨绛曾告诫年轻人,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杨绛传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罗银胜

罗银胜

罗银胜 独立学者、资深传记作家。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著有《顾准传》《顾准画传》《顾准评传》《才情人生乔冠华》《乔冠华全传》《潘序伦传》《王元化和他的朋友们》《红色名媛章含之》《周扬传》等书。

罗银胜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