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婴仔
红婴仔内容简介
新作《红婴仔》是作者蓄意贴近有育婴实况而写的散文记录片,祥述自己初为人母的忐忑心路及亲手抚育新生命过程中各种兴奋、惶恐、期待及挫折的心情。 作者以其优美、慧黠的文字一方面忠实态录新生儿的成长过程、传达颇具实用性育心得,另一方面“密语”系列则潜入私密的内民世界,追溯生命源起,见证女性角色的锻炼历程。写出了一个女人的现在与过去最诚恳的对照,也给夹处在传统与现代这间的女性指出了一条可能的新路。
热门摘录
她们不识字,她们是寡妇,但她们教我: 在汤里放盐,爱里放责任。
就在那一天,我开始了解女人在情爱与情欲面前,既不老谋更不懂得深算。花了大半光阴从青春学到老,可能只学会使自己“伤得比上回轻”。 爱,难道不包括“不让对方受伤”?不包括共同承担苦痛、帮对方分解委屈?
过单身生活与吃婚姻饭都需要本领,犹如在陆地上跋涉与纵身瀚海各需不同身手,本就不应分高低、判优劣。而一个经过自我剖析、诘问、辩证遂归结出“属性”结论并且做出选择的人,即是一个能对自己负责的人。至少,他(或她)很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款式的生活、情感与关系,不至于制造不当的幻想与承诺给别人,不遗余力酿一缸苦酒给他人喝。
我想,在母亲岗位上经千锤百炼而不溃倒的,这女人的胆识几乎可以治一邦、夺一国。
我必须写下,因巨大的爱总是挟带恐惧。我害怕失去,故必须书写。若有朝一日,灾厄敲门,不管是我失去所爱或所爱失去我,我们还有地方重聚。 是以,我全心全意以文字造屋,先时间一步。
我们厕身在流行集体华丽飘荡的情爱族群里,常常觉得乏味,遂想起母亲或老祖母那一代的动人爱情。他们的脚后跟都系着大磐石,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苦也给他,欢也给他,手里捧着的那碗婚姻饭,虽是萝卜干配地瓜签,却有情有义。 就这样,两个人驾着一条破船,在人生这场恶浪里同枕共眠、生死与共。从年轻夫妇走到老夫老妻,终于风平浪静了,整个世界又只剩彼此。突然有一天,老伴走了,另一个老人嚎啕大哭,第七日,也走了。人都说,头七是灵魂回家之日,特地回来把老伴带走,黄泉路上手挽着手,又是一对恋人。
然后年少时又特别容易看出她的短绌、单薄,心里总是嫌着。等到在世间恩怨沙场打了几次仗之后,蓦然回首,才弄清楚做母亲的为了给女儿一点点荣华慰藉,不惜把自己卧成一方牵金绣银的红地毯,让女儿踩个尽兴。
我们的政府仍旧粗糙,尚未规划资源让一个现代女性既能造就自己又能实践母亲角色。换言之,这是双重的压抑与剥夺:一则压抑了女性实践母亲职能的愿望,二来剥夺儿童快乐成长的权利。 我们的社会本质上是歧视妇女与儿童的,但一个尽责的母亲没法等待社会变文明才哺育幼婴。即使崩石击中她的头颅,昏厥之前,若怀中婴儿索奶,她也会用最后一丝力气解开衣衫把乳头送入婴儿嘴里。社会对她摇头,她只好靠自己的力量做好母亲工作
从一个三千公克的小婴儿到拥有百分之八十的大人脑部能力的三岁小孩,只要三年。生命最奇妙、神秘的时期便是这三年。不管大人基于何种伟大理由无法腾出三年尽量在孩子的成长现场陪伴、协助、观赏、记录,有一天,当大人了解错过的事有多珍贵时,再回想那些理由,或许会觉得微不足道吧! 我不想做”一问三不知“的妈妈,所以决定留在现场,观看一个三千多公克的小婴儿展现神迹。 我要的不多,只是刻骨铭心。
做母亲的是回不了头的。我本不应踏入钢丝网罟,如今既入,当然没有抽身的道理。我只是嫌怪自己不够强壮,怕无法保护孩子、承受灾厄。 换一副心情想,其实,亲伦缘法里本就含藏离别种籽。脐带断,小婴儿才有活路。想想我自己是怎么离开父母的,孩子也会循同样的路离开我。
如此视之,父母子女之间相处,过一天便减少一日,终会印验”时间到了“之咒,无论是挥离或诀别。 我自知永远无法治愈恐惧,或者,留在心上也有好处,我会随时提醒自己宝爱亲伦,珍惜时间。
再几年后,她们只能蹲坐在家庭牢笼里做一件事,那就是:抱怨这笼子吃光了她们的人生
红婴仔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