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

作者:朱大渭

分类:作品

收藏:0

点击:17

顾文姬评分

4

217人评价

5星0%
4星0%
3星0%
2星0%
1星0%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背景、阶级结构、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入手,从当时的衣冠服饰、饮食习俗、城市宫苑与园宅、婚姻、丧葬、宗教信仰及鬼神崇拜、娱乐等方面论述了各阶层社会及其世俗生活。

登录查看更多

热门摘录

人民大量死于战乱、流离、灾荒和疫疾,所谓“名都空而不居,百里绝而无民者,不可胜数。”甚至造成“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

巾多以葛布制成,东晋南朝著名隐士陶潜在家时常著巾,一次郡太守去看陶潜,正赶上陶潜所酿的酒熟,陶潜取下葛巾来滤酒,滤完后又戴到头上。由此事亦可看到当时名士的放达作风。

群臣在朝会时穿五时朝服(五种颜色不同的朝服),这五色是随季节变化而改变,春天为青色,夏天为朱色,季夏(夏季的第三个月,即六月被称为季夏)为黄色,秋天为白色,冬天为皂色。

裤在这一时期的变化相当大,可以说是发展为现代上衣下裤形式的转折期。

在封建社会,妇女直接出任官职的较少,更多的是作为夫人参与社会活动,其服饰等级主要取决于丈夫官职的高下。等级最高的是皇太后、皇后,其次是皇帝的妃嫔、诸王太妃、诸王妃、诸长公主(皇帝的姐姐或姑姑等)、公主,以下则是各级官员的夫人。这一时期后妃及官员夫人的服饰大体上沿袭汉代的制度,与官员们的服饰相比,变化更小一些。

需要提及的是,当时除妇女外,男子化妆的亦不在少数。三国魏时的名士何晏就是一个典型,而到南朝梁时则发展为社会风尚,贵族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在梁末战乱后这种风气才改变。

是否通晓饮食的制作与品评,成为衡量家世高下的标准之一。

社会风气的奢俭与最高统治者有着极大的关系。东汉末期奢靡之风弥漫朝野,但曹操执政后,任命一清俭著称的崔琰、毛玠掌管选举事务,选用清正廉洁之士,黜退奢侈贪污之辈,社会风气就大为改观。……武帝都不加过问,遂使得士族高门不尊法纪,竞相奢华。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是世族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他们拥有众多的奴婢、佃客和宗族,役使大量的贫农,广占土地,四处贾贩,牟取暴利;有的还把持选举,世代为官,因而不仅有强大的经済实力,而且有举足轻重的政治实力。所以到了战争年代,他们之中大者跨州郡,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互相攻杀,战祸连年。在长期的军阀混战中,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只是随着三国的形成,社会经済才逐渐有所恢复,到西晋统一后,社会经济才有所发展。

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书评

还没人写过点评,快来抢沙发吧

关于朱大渭

朱大渭

朱大渭,1931年2月生,四川省西充县人。195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被分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

朱大渭的小说 更多>>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